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一流窜首都的交代材料(三)

(2009-05-06 21:14:51)
标签:

京剧

姜派

姜妙香

林懋荣

娱乐

分类: 中国戏曲

这次来我才知道,我原来也是林师的一块心病。想来自己也真是的,郑光信先生、张艳秋先生都很为我担心,林师也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是担心我的生计问题,一直在想方设法帮我;另一方面也一直在关注我在艺术上的进境,希望我可以精益求精,潜心研究更上层楼。然而由于我在京剧一途的重心始终倾向于旦角一边,这让林师很是烦恼。

 

按我的嗓音情况,龙虎凤三音俱全,宽音亮音都成,音量也不小,本来是可以唱小生的,我也学习过一阵叶派唱法,略有所得。然而我的心性,还是不很喜欢叶派的发声,感觉很毁嗓子,虽然唱起来可能很过瘾。俞派的京剧唱法我很不喜欢,也曾想过要学姜派。然而姜派实在是太难,我在唱念上的小生底子比旦角底子相差不是一星半点,唱出来不地道不如不唱。就是基于这点自尊心作祟,而且旦角的老师们对我都特别好,我不希望辜负他们的心血,加上考虑到跨行当串味儿的可能性(比如某前辈名家,他的小生录音我听着旦角味儿很重,他的梅派唱腔小生味儿很浓),我始终没有在小生方面多下功夫,总觉得姜派不缺我一个,有其他学生发扬光大就行,仅是琢磨旦角的唱念就够我费脑子的了。

 

林师不是这样想。姜派的传人本就不多,活跃的内外行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外行如我,也要尽可能教会一点是一点。老爷子苦口婆心,我只好投降。我在旦角方面已经浸淫了那么久,花了无数的心思,潜意识里就是一直在琢磨着如何改进,早晚还会提高;姜派小生的式微是他最关心的事情,趁老爷子还教得动,多下一点功夫是应该的,也算多一分宣传姜派的力量。主意打定,继续努力去也!

 

转天是5月3号,周日。这次约好了周日上午去看望杭州来长安演出的闲着,中午和中戏教师小杜鹏一起吃饭。头天林师说戏到凌晨4点,早晨起晚了,加上堵车等因素,急匆匆赶到闲着下榻的宾馆,已是正午12点。正听里面闲着打电话。敲门进去,是罗拉开的门,不多一时,北京的庞然到了,拉我一起去吃饭,闲着执意要作东,只好依他。杜鹏堵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我说就作陪聊一会吧,等杜鹏过来我再走。架不住他们照顾得周到,就边说边吃。正说得热闹,来到一位贵客,抬眼一看是昨天见过的小贾。哈,地球就是小!

 

杜鹏来得比我想象中快。我把他和闲着等人做了介绍,正要走,闲着建议拼桌,就是几个人换到大桌去一起吃。杜鹏悄悄去结了帐,我拧不过,只好由他。桌上已是风卷残云,杜提议再点一菜一汤,我看了看菜单,着实头大,就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一贯时尚前卫的小贾同学怹老人家。小贾推辞多次,最后还是我成功逼他就范。也没有注意他点的是什么,只记得最后杜鹏结这一菜一汤的帐的时候是¥69!明明有20元以下的菜嘛!汤就更便宜,没想到怹老人家点了个什么什么砂锅,这哪是汤啊……当时牙根就痒痒的,下次不是我请客的绝不能再强迫小贾这孩子点菜了……大汗……狂汗……瀑布汗……

 

杜鹏和闲着等人聊得很是投机,其间提到许多艺术见解,包括对一些剧目改动的看法,都是鞭辟入里的精妙之论。转眼已是下午4点多钟,杜鹏还要回去赶论文,和我一起告辞,还开车送我到林师家附近。他百忙中抽时间来看我,皆因是8年前我在论坛里支持他艺术道路的几句话;8年来虽然没有太多交谈,却能引为知己,一切尽在不言中。朋友易得,知己难寻;一生知己,夫复何求?

 

下午回到林师处,继续接受改造,王超稍后来到。王超是我们几个学生里姜派演唱风格掌握最接近林师要求的,他去年从戏校毕业,今年才倒仓结束,嗓音恢复得不错,只是错过了考试的时机,计划回老家再次报考文化课,大约1-2月后启程离京。林师很是舍不得,但也没有办法。走得匆忙,没有时间一一细说了,林师就把剧团常用的剧目择其要点告诉王超,这一天说了断桥的一些表演要点,是林师自己的路子,感觉更为出彩。

 

翌日回津。此行忙碌,许多好友来不及会面,只能将来再找机会。下次再来北京,也许就是踏青去了。分身乏术,无法解决的矛盾。苦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