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颖欣Chris_Hu
胡颖欣Chris_Hu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226
  • 关注人气: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今日内行忽视的功课——喊嗓

(2008-07-24 04:38:48)
标签:

京剧

喊嗓

学京剧

声乐教学

京剧教学

分类: 中国戏曲

经常听到戏曲爱好者反映某台演出某演员材料不错,唱念有味儿,就是听起来不富余,特别是关键的地方卯不上,后继无力,甚至有点儿揪心,不能让观众听过瘾。于是就有人为演员找各种理由开脱,比如练武工或练琴影响了声带云云。实则不然,声带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受损后也大多难以复原,但是共鸣还是可以修炼出来。荀慧生、李少春的嗓子都是因苦练武工而受损,但还是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音色美,而且声音洪亮,威力巨大。我们听他们的录音,虽然无法感受到音量的震撼,但刻苦训练过的嗓音,其音色、质地乃至爆发力都不是今日大部分只靠胸麦哼唱的演员所能比拟的。即使是嗓败后的筱翠花,嗓音已经沙哑,但仍然保留了有穿透力的金属音,洪亮、清晰,字字真切,这是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办,只要喊嗓,嗓子自然瓷实耐久,高音也会更有劲道。我的老师们在教我这样的票友时,还专门详细说明了喊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我虽然没有坚持去练,但是喊嗓的功效在上学时就曾亲身体验过,每逢嗓音状况不佳的时候,总是要求助于这门功课,恢复巅峰状态。相信跟随老辈内行学出来的演员,他们的老师也一定讲过如何喊嗓,只是被演员自身忽视了,有的甚至对此极为反感:“喊嗓干嘛?我神经病?”举个例子,当代须生名演员于魁智被许多内外行指出许多不足之处,可是今天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还就是数他了,小字辈的你想超过他么?也许你武工、做派、唱念韵味乃至文化修养都好过他,可是不喊嗓,不练出一条游刃有余的好嗓子,要说超越只怕是做梦!

 

喊嗓这门功课被太多今日的内行忽视,以为有了胸麦加上吊嗓就不怕。胸麦只能弥补音量不足的问题,其他方面没用,缺乏喊嗓训练的嗓音往往音色晦暗,听起来总是虚的,不瓷实,在需要爆发力的关键时刻往往捉襟见肘。而且目前的舞台电子扩音设备都是为流行乐演出设计,没有考虑到戏曲演出的音效需要,且限于技术和成本的性价比问题,演出中的麦克风往往不是国内最好的,出来的声音过宽过厚,中低音区的立音被抹掉,脆亮音色也被遮盖,缺乏层次感和音质的美。

 

吊嗓和喊嗓也是不可缺一的两门必修课,如果喊嗓可以废除,为什么从音乐学院的学生到成名的歌唱演员在演唱作品之外,还要每天抽出2-4小时以上的时间刻苦练声(有的还要再抽出2小时专门练气)呢?如果说歌剧演员没有胸麦,需要苦练,那演唱时离不开麦克风的民歌手又是为了什么呢?最近中京的青年旦角演员刘铮在演出《刘兰芝》时领导要求不用胸麦,剧场效果很好,希望这个尝试可以继续下去。

 

上半年偶然和上海戏校学生学童、梅两派的胡澍恩聊起京剧,说到过喊嗓的事情,告诉了他一些关于喊嗓的注意事项,并要求他把声音立起来,不可以塌到口腔里。这孩子倒是从善如流,亲自体验,坚持每天喊嗓大概已有三个月了,嗓音的改变让他自己都感到惊奇。以前他的嗓子有些盖不住弦儿,现在他的音量扩大了很多,穿透乐队没问题,而且嗓音更稳定更有爆发力,音质更纯正,高音更有力,一般唱段的调门也可以稳定在西皮F、二黄E。除了音量宏大的李国静外,嗓门能盖过他的年轻演员似乎还没发现。这样的结果,本就在我预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会有年轻内行肯听我辈外行讲古,而且还身体力行罢了。嗓音训练之外,我还和他谈起过学戏要追本溯源,童芷苓的念白很难学,很容易念成地方戏,但要是认真听过荀慧生,就可以找到童的一些特殊念法的由来,不会过尤不及。我建议他多听荀慧生和梅兰芳的录音乃至王瑶卿、王幼卿的老唱片,他也照着去做,进步很大,而且听上了瘾,从中汲取营养,自学能力更强了,这也是我始料不及的。希望他的经验可以推而广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