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剧荀派身段 |
分类: 中国戏曲 |
感谢您对我一些奇思怪想的肯定。和许多人一样,我对荀先生的了解是从孙毓敏老师在电视和广播里的讲座开始。荀先生的弟子王紫苓老师和辅佐过荀先生本人及其弟子的朱凤桐先生并没有告诉我多少荀派表演技法,而是描述了荀先生在舞台上的状态和境界。我学过素描,有较强的三维空间概念,看过不少西洋古典作品,对人体结构有一定认识。奚啸伯先生喜欢研究剧照的故事对我启发很大,虽然无缘欣赏荀先生的舞台表演,但是他的剧照还在,抛开气质不谈,为什么连他摆的造型后人都无法复制?这让我着迷不已。少年时爱看武术杂志,尤喜太极拳,知道充满弹性和韧性的美妙动态都是全身骨节连贯一气才能做到,即使只是一个前指的动作也要自脚底根节经膝、腰、肩、肘、腕贯穿到指尖。参考孙校长、李薇华等荀派传人的录象和王、朱二老的示范讲解,可以理出荀派的一些共性。至于京剧旦角身段和西洋油画、雕塑的对比纯粹是我自己横向联想悟到的,它们在胸、腰、胯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有着共性,关键在腰,而荀派在腰胯的特点上更为突出。朱老说过荀先生吸取西方元素的例子。以荀先生广泛的兴趣、不拘成法的个性和善于发现细节的敏锐洞察力,我相信他看到过西洋人体画,受到启发并将其中美的元素与中国仕女画中的传统美女形象结合起来,在惺忪慵懒的共性基础上加入了一份其他名家所不具备的性感,从而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只是那个年代他不便说出其中的关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