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剧 |
分类: 中国戏曲 |
这句话也许是说我自己的吧,早些年年轻气盛,好奇心也强,凡事总喜欢辩出个子午卯酉来,一来听的人不受用,二来传出去也被认为是逞能出风头,为此在背后没少被人诟病。近年成熟些了,想想当初也真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喜欢较真的,何必先生何必呢?有人说喜欢程派的人大都偏激倔强,这倒是符合我以往的性格。于是韬光养晦,不问世事,笑看落花流水,也自悠然自得。这些年来,性情倒是改善了许多,不过对于自称师出名门却是志大才疏且太过张狂的人,有时还是要还以颜色。这样一来,我的狂名就传扬开去,甚至多年之后还有人提起,也算是替我扬名了,真是感激涕零。不是咱要喊冤,有些朋友只知道我狂,却全然不知我的态度比起那位受了“委屈”的仁兄来,直如小巫见大巫。
上面是些题外话。之所以想起这个题目,是看到如今生活里和网上“高人”遍地,有的还广收门徒,可是其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就我个人而言,学到的东西还很少,只是善于举一反三,如此琢磨出的“野狐禅”颇多,但是从不敢把拿不准的东西随便去说,只能说是个人理解,供人参考。曾见一位似乎颇受尊敬的网友语重心长地对某位初学梅派的兄弟说“挽翠袖尽情来金盆扶定”的“金”一定要唱成尖字,我在狂晕的同时,也为自己这辈子没遇到如此“高人”而庆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己拿不准的千万不要教人,有教人的时间还是以口问心,多多钻研为上!
前一篇:我唱过的京剧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