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什锦菜》小品

(2014-06-09 16:14:10)
标签:

转载

分类: 如是我转
原文地址:《什锦菜》小品作者:闲云
[转载]《什锦菜》小品

前些日子,喜获《什锦菜》。又见零落兄为之作五律。便寻思着跟风作一篇小文。

 

 《什锦菜》小品

    周末赋闲,正好品徐飞兄独家秘制的《什锦菜》。

    蛮厚的一本集子。分两大部分:什锦小诗与什锦小文,美国133天。什锦小诗分近体诗、词、杂体三类,杂体里又含了道情、歌词、现代诗歌等。体裁多样,下笔老道。一些诗文是旧相识,早就在徐飞兄博客里读过,再度见面,有故友重逢之感。最熟悉不过的,是那首《印象·仁丰里》,是应我邀所写,寥寥数笔,却淋漓地勾勒出古城老街巷的花事人情。

   翻了又翻,感觉甚好。

    一是有容。广于包罗,方为什锦。徐飞兄年龄方过不惑,尚属“青年”,却经历丰富,走过不少“林子”,见多而识广。笔尖所及,几乎无所不包。触手多,信息量大,有空间感。宏观到国际局势,微观到自家庭院;远诉域外见闻,近谈小狗球球的逸事;既有与友人的唱和,又有与妻女的“平视”……惯于坐井观天的我,象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常常感到新奇。

    二是有味。除了古体诗词囿于格律之外,其他诗文均不拘泥,兴之所至,娓娓道来,以笔墨自在歌舞,不少比喻、说法新颖独特,咀嚼之间,不觉莞尔。比如说“这段日子过得像办公桌的台板一样平”,说卢森堡设立动物无障碍通道是“从人性化进化成兽性化”,说代为照顾嘉嘉的仓鼠是“人为鼠役”等等。那篇《千禧宝宝欧阳修》,讲述参加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活动的经历,周末懒觉被挤跑的无辜、与众人在室外仪式上晒太阳的无奈、进报告厅听两小时报告的无聊,不无懊恼地冠名以欧阳修“千禧宝宝”,童心尤在,妙趣横生。我坏坏地想,今年恰是阮元诞辰250周年,谁要是东施效颦,标题可千万别写成《二百五阮元》。

    三是有格。发散正能量,是这份什锦菜最好的营养。于公职而言,几度履新,务实思进。精神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而重修身,又觉“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而重求知;行动上,谈项目、建菜场,“一枝一叶总关情”,每每想着多为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么些年,徐飞兄的事业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正应了“天道酬勤”那句话吧。于家庭而言,殷勤地为太太买车用杂碎,热情高涨地带孩子“去哈尔滨”、“去了青岛”,为“父女伤口”而心痛得宁肯“两块伤一下子都长到我身上来”,丰沛的情感溢于字里行间。

    四是有貌。从外形上看,设计与排版,简洁清新,是我钟爱的风格。封面封底,图案一明一暗、一上一下,雅致明了。内页的文字配以彩色相片,读来更轻松。细节把握也好,扉页的右上角饰以一株淡淡的梅,不显山不露水的;内页边上的兰花和美国自由女神像相应地与什锦诗文及美国133天正好相匹配。如果在什锦诗文与美国133天两大部分之间的边缘用彩色分隔,那就不用查目录,顺着边儿就能准确展开,我以为会更贴心。

    没有刊号,没有标价。只是一道地道的什锦菜而已,娱已、悦人。

 

附:读徐飞兄《什锦菜》一书有寄(零落一身秋)

案牍劳形罢,闲文任剪裁。不堪春意远,且向壮年回。

点滴犹流水,妖娆自抱才。绝怜家国事,什锦佐琼杯。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