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谈资:
《左传.僖公四年》“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字多解。查《康熙字典》引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放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远去也。”《古文观止》此句注曰:“风,牛走顺风,马走逆风,各不相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风”解作走失。《左传》此句意为两国相距甚远,故牛马走失亦互不入境。郭锡良《古代汉语》则仅解为“牝牡相诱”,而《现代汉语词典》“风马牛不相及”词条解“风”字亦同郭氏。《庄子.天运》“眸子不动而风化”,风,交配也。如《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苏州大学教授王钟陵《中国前期文化心理研究》三编四章中,论原始人“呼吸是生命存在的一种表现”中谈到,原始人的观念以呼吸等同于生命,女人得到男人的呼吸才可受孕,故“风马牛不相及”可解释为,即使马牛以风授孕也不能相及,又云”将生命同气息相联系的观念,在中国道教中产生了吐纳导引等繁杂的养生理论。”法国夏多布里昂小说《阿依达》中写印第安母亲哀泣死婴时,吻着死婴说:“昔日,你父在吾唇上一吻而创造了你,唉,吾之热吻却无再生汝之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