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在美就医看医改(5):医改须向弱势群体和劳动大众倾斜

(2009-03-23 08:43:46)
标签:

医改

看病贵

看病难

医疗照顾制度

医疗救助制度

弱势群体

劳苦大众

分类: 杂谈

   看病贵、看病难,吵吵最多的、嗓门喊得最响的基本都是工薪阶层、农民兄弟、城市平民和生活困苦的人,也就是说基本都是低收入阶层,都属于弱势群体的范畴。我们绝对听不到富人的声音,因为他们有钱,像我们老百姓在三甲医院看病已觉得贵的了不得,而像歌星那英类有钱人,人家看病、生孩子根本不迈进你老百姓扎推的医院,人家直接去国外或者中美合资医疗机构看病,像五年前那英喜得第一个贵子时,据说在一家中美合资医院住院仅5天花费了12万元,当时媒体还以此事为例爆炒说生育费多少年内普涨上百,简直是瞎嚷嚷,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此次医改和富人大概没有什么直接利害关系,而劳苦大众才是医改的主要目标,才是医改的群体与庞大的基数。

 

    尽管有人听我唠唠叨叨地讲述在美国的就医经历不厌其烦地说“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圆吗”,也尽管美国目前实行的商业健康保险体制遭很多人指责,但无论在美、欧、日等地实行种健康医疗保障体制,其中对低收入阶层给予的医疗照顾确实惠及了很多劳苦大众,让许多贫困人群、低收入家庭、年老体迈的老人们不仅生活获得了保障,也让这些人群在健康、看病和获得许多特殊医疗上享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权利,实在是我们社会目前所无法比拟,也是我们医改应该大学特学的地方。

 

    说到美国,很多人认为这里是人人有钱、有实力的国度,其实在美国低收入者、穷人比比皆是,也占了人口的很大比重,但是无论哪届政府上台,这些人的利益都是执政者要重点考虑的,本来么总统是民众投票选出来的,若不与民做主、不为民众利益着想还真不如回家看孩子、做个普通人颐养天年算了。所以,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60年代65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建立了医疗照顾制度面向穷人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针对有幼儿的低收入家庭的健康保险制度,以弥补作为主体的商业健康保险制度的效率高、但公平性和可及性差的不足

 

    也正是由于生活上的福利提供和医疗上的照顾与救助,真让美国的劳苦大众等弱势群体生活得非常“滋润”。我生活的瑞秋花园是一片两层高的连体房子,我的邻居是一个美国单亲母亲萨拉,她带着三个幼年儿女在这里生活,她们公寓的面积约合我们的120平米左右,但是她根本不用缴纳每月达1600美金的昂贵房租,只象征性缴纳5百多美金,因为她一个人挣钱养三个孩子,是低收入家庭,享受的是有补助的政府廉租房居住另外她自己和孩子们还都享有新泽西州政府提供的”低收入家庭医疗照顾计划”(NJFamilyCare),这项针对有幼儿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健康保险制度的规定是,象萨拉加上孩子这样的四口之家,若她家的年收入低于33000美金,就免费享受州政府提供的各种医疗服务,从看医生的挂号费、药费、各种检查费、手术费、牙科费、急救费用等等全免,一分钱不用掏。

 

    还以萨拉的四口家为例,若她家的年收入在44000美金之下,那么她的家庭每个月只缴纳19美金的健康保险费用,每次看医生、拿药只付5美金,看急诊缴纳10美金;若年收入达到了55000美金,萨拉一家每月缴纳的医疗保险是38.50美金,看医生、拿药自付5美金,看急诊自付35美金;若收入增长到66000美金,她家每月缴纳的保险费用是76美金,看医生、拿药还是自付5美金,看急诊也还是35美金等等。所以在美国低收入家庭、65岁以上老人们、丧失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穷人们、劳苦大众们真是在看病上非常得到照顾与保障,他们根本不用为自己的生病发愁,也不存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

 

    再讲个例子吧,这是我在工作中直接接触的一个实例。一个小伙子是从福建的农村偷渡来美的,他的父母、家人也都在美国生活。他日常在离我居住不远的新泽西橙郡的一个中餐馆打工,某日晚下班后他从餐馆向纽瓦克火车站走去,每天他都是这样步行十几分钟到车站乘坐火车回纽约与家人团聚,但是那天晚上他却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撞了出去,他的双脚被撞断、颅内大出血、体内多个器官受损。事发后警方将他送到附近的一家医院急救,这位小伙子在医院住院治疗了三个多月,花费了100多万美元的救治费用。当然小伙子因为是偷渡来,没有任何健康或医疗保险,而他的家庭也无支付这笔费用,100多万美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三个月后医院强行让他出院回了家,回家后华人社区的热心人士和一些侨团也为他捐款了几万美元帮助他继续治疗、度过生活上的困境,目前这个小伙子已在痊愈中。

 

    当时写这个报道时,一些人将医院在花费了100多万美医疗费后将小伙子强行送回家举动表示不满,但是若没有美国医疗系统的救助或救济制度,我想这个小伙子只能在街头等死了。再设想一下,若这个小伙子在他的家乡农村里被撞成如此惨状,他会怎样?能得到什么样的治疗?我相信他的家会因为这场飞来的横祸而从此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相信他们家不得不变卖房子等所有值钱家产而凑钱为他治病,并且由此而重新返贫甚至可能入“赤贫”行列的。所以一方面而论,这位小伙子真是非常的不幸,在33岁的年纪就遭遇如此惨祸,但是我又觉得他还算幸运,享受了美国提供的医疗救助而得以保性命。

 

    对我举证此例会有人极其反感,说美国的“急诊室有太多的非法移民,他们没有保险,只能钻法律的空子半夜急诊”,还有人说“非法移民是一群自讨苦吃的杂碎”等等。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国度里生活,相反倒不是自己的生活好了,就不允许别人采用另一种方式或途径来寻求自己向往的生活,不是因为自己有了一个合法的“证儿”,就觉得别人都不是人,该也不能享有社会每个人享有的东西,这未免太过分或者太高估自己的身份和权利了吧?就如同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就因为他们没有城里人的身份而遭尽了城里人的白眼、冷淡、漫骂和无情。他们什么来到大城市打工找罪受?他们为什么不能待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享受热炕头的生活?还不是因为他们希望生活能得到改善,让背朝青天、脸朝黄土的苦日子能终结而走上美好的生活吗?

 

    所以我说,无论在哪个国家,劳苦大众等弱势群体不仅是创造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他们的欢乐与否,他们的健康与否和每个人一样同等重要,更需要政府提供更多保障关注,富人是不屑这些保障的,他们压根也不需要这些保障但是我们社会的劳苦大众、农民兄弟、工薪阶层、贫困人口,算算比例大概占全社会的几亿人吧,这些人在医疗上享有的权利和待遇,政府在任何次的医改中都应该给予倾斜和照顾,若仅仅靠这几亿人的“量入为出”的口袋里紧巴巴的、有限的钱看病,来抵御天灾人祸、抵御飞来横祸、抵御生老病死,即使是再怎么省吃俭用,即使生病时再怎么“死”抗而看病或者少看病,也依然看病贵看病难”。

 

    所以在医改中,在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若能学习世界上成功国家的经验,也为我们劳苦大众建立一套可行的医疗照顾或者医疗救助制度,相信就不会再有人喊“看病贵和看病难”了。所以无论再怎么医改,我们的医疗服务体系必须向弱势群体和几亿劳苦大众倾斜,才能真正解决“看病贵看病难”。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