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甲方乙方 |
Mr.Gao:龙岗公众球场作为国内公众球场的“标本”,能否把这几年的心得告诉大家?
何海兵:龙岗球场认为,推动高尔夫大众化应从八个方面入手:
一、在有条件的地区应该适度建设公众高尔夫球场。只有拥有一批公众球场,才能降低高尔夫的价格门槛,打破国内高尔夫球会仅有的“会籍”经营管理模式;而要顺利地发展公众球场,政府必须明确公众球场的性质、建设的审批和管理,加强球场项目管理的法制化,制定合理的税收体制。美国两万多家球场中的不少是公众球场,其中一部分就是公益性球场,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设和管理,作为当地居民的公益设施。国内有条件的城市可以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远期规划的需要,有计划地将荒山、荒滩或其它无耕种价值的废弃地以划拨或低价租赁的方式,兴建公众高尔夫球场,从而大力普及和推广高尔夫运动。
二、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传媒,让社会各界理性地认识高尔夫并非洪水猛兽,正确评价高尔夫运动与当地经济、生态环境建设等的关系,从而热爱高尔夫,支持高尔夫,真真正正地让高尔夫文化意识与世界“接轨”。另外,加强高尔夫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国内球友的文明素养,说句不好听的,目前国内球友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懂得自尊、自律。
三、为城市居民建设社区高尔夫球场,提供价格适中的打球服务,让居民一出家门就能享受到高尔夫的乐趣,这是有效促进我国高尔夫运动大众化的重要举措。可以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构建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高、中、低三个档次,将高尔夫球场划分为商业球场、公众球场和社区球场。所谓社区高尔夫指设在大型社区内,没有会所,没有球童,没有球车,规模可以是3洞、5洞或9洞不等的球场,它收费是低廉的,设施是简单的,但却是最贴近大众的,是公众球场的有益补充,也可以称它作“社区公众高尔夫球场”。这需要将高尔夫项目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可利用商住楼的空地合理建设微型、迷你的社区高尔夫,让球场小型化。另外,适度建设和发展独立的高尔夫练习场,也是推动高尔夫大众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切入点。
四、为了推动高尔夫球运动的大众化,应加快高尔夫球具、服饰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本土品牌,本土生产,降低人们的打球开支。本土生产早就已经实现,却都是为国外品牌代工,国内品牌不仅名气太小,数量也不多。
五、要让高尔夫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必须尽早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发掘、培养。国家及相关协会应注重做好培养青少年高尔夫运动员计划并积极落实。
六、高尔夫产业要注重与媒介的合作。高尔夫产业只有和大众媒体、高尔夫媒体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弘扬高尔夫文化,推广高尔夫运动,传播高尔夫资讯。
七、注重策划举办高尔夫品牌赛事。通过举办高水平的高尔夫品牌赛事,推动高尔夫的发展。龙岗公众球场承办了2004年深圳“侨商杯”全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队际赛,是迄今为止国内举办最高水平的青少年高尔夫球队际赛。通过举办品牌赛事为孩子们提供各方面条件,增加他们对高尔夫球的热爱并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把公众球场变为培养高尔夫运动员的摇篮。
八、尽快建立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资质认证系统。球场建设具有很高的产业价值,目前国内球场设计、建设市场较为混乱,建设资质和标准无章可循,非常不利于维护高尔夫球场投资者利益,从而影响投资商的热情。
后记:自从龙岗公众球场开业以来就有北京、上海、福建等地区有100批投资人士前来参观,公众球场的投资势头已经开始预热,但是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还需要等待高尔夫运动参与人数的扩大及这项文化的普及。目前,第二家公众球场已经挂牌,第三家也开始了,也许明天还会有半私人球会开始私自向公众球场的定位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