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甲方乙方 |
——访龙岗公众球场总经理何海兵
球友希望有更多的公众球场为其服务,同时也期望有第一个mini球场在国内面世。然而,目前国内的公众球场只是依靠政府给予优惠的土地政策而存在,政府能做的只是帮助它顺利建设,至于以后的路还要靠自己。
2002年,深圳市龙岗公众球场以最亲民的姿态出现在国内球友面前,其精神颇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2005年7月,光明公众紧随龙岗,以“亚军”的姿态冲到了众球友面前。
MiniVS公众
为什么谈到公众球场的面世,作为媒体总是激动万分呢?因为和国外回来的一些朋友谈到高尔夫这项运动时,他们都会问我们同一问题,“现在国内哪里有mini球场?”所谓mini球场,原来是为满足业余高尔夫爱好者的需要而不按照国际赛事规则标准建设的球场。Mini球场有几个略显“小气”的地方,比如会所简陋、球道短、没有职业T、来者不拒等。
高尔夫进入国内初期,大众媒体首先给这项运动刻画了一副“猛兽”的嘴脸,于是人们看见高尔夫就自然联想到了腐败、受贿、赌博等,出入球会的人们就要顶着大众的冷眼。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是国内缺乏公众球场,高尔夫在中国发展了18年才有了第一个公众球场。相比mini球场,国内的公众球场的会所还保持着豪华的私人会所,球场规模也达到举办职业赛事的要求。
直到今天,尽管已经出现了第二家,公众球场还只是政府土地政策优惠的产物,并没有民间资本或者股份公司投资做公众主题的球场。
有待升温
应该欣慰的是国内毕竟有了公众球场,公众球场不仅是平常人的“大家”球会,也促使会员制球会逐步开始接纳非会员球友。年卡最初是由龙岗公众球会为了方便球友消费推出的,然后一些会员制球会也开始跟风,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缺乏公众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