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歌剧《唐璜》名段赏析
(2018-11-28 21:59:37)分类: 音乐杂谈 |
【为国家大剧院2018年上演歌剧《唐璜》节目册所撰】
第一幕第五场:莱波雷洛的咏叹调 “夫人,请看这名单”
这首咏叹调是不太常见的“前快后慢”的二部结构,前半段快速“贯口”展现了男低音特有沉而不笨的别样灵巧,后半段的慢速唱段则需要演唱者有丰富的乐感和生动的表演,才不会使音乐效果冷场。这也是歌剧导演经常展现奇思妙想的段落,莱波雷洛手中的“名单”经常被穿越为各种脑洞大开的“法宝”。
第一幕第九场:唐·璜与采琳娜的短二重唱“我们将在那里牵手”
这段唐·璜诱拐村姑采琳娜的二重唱,是莫扎特所有原创旋律中被后世改编最多的一段,各种“莫扎特主题变奏曲”中的主题大多指的就是这一段。这段内容并不纯洁高尚的唱段二百多年来受到如此广泛的传唱和喜爱,甚至在一些场合因为没有前后剧情的衔接,被误当做一首“歌颂爱情的二重唱”,其中的原因只能归结为莫扎特这段信手拈来的旋律“过于”单纯美妙了。达·彭特的唱词描述的是一个情圣老流氓不费吹灰之力勾引了呆萌小萝莉,而莫扎特音乐呈现的却似一对儿清纯小天真,玩着“我当爸爸你当妈妈”过家家的游戏,这种奇异的反差碰撞出类似今天我们看动画片的效果:单纯可以化解一切丑恶、超越世俗道德,观众们置身事外,微笑着不用担心事情真的会变坏。
这段二重唱分为前后两段:第一段的对唱是唐·璜单刀直入的追求和采琳娜欲迎还拒的忐忑,之后莫扎特用质朴的三度平行旋律,展现出得手的唐·璜与懵圈儿的采琳娜携手同行的“甜蜜”。
第一幕第十四场:奥塔维奥的咏叹调“她心情平静”
第一幕第十五场:唐·璜的咏叹调“让大家痛饮,让大家狂欢!”
作为男主角,唐·璜在歌剧中的咏叹调都是篇幅不长、性格化的的唱段,更像是Cavatina(谣唱曲)或Cavalleta(跑马歌),而非传统结构的Aria(咏叹调),这也是莫扎特对意大利歌剧原有形式的突破之一。这段只有一分多钟的快速唱段充分展现了唐·璜豪放、热情、自负的性格,是唐·璜这一人物在剧中的核心唱段。在二十世纪初唱片工业刚刚起步、唱片播放时长只有2-3分钟的年代,这首咏叹调因其短小精悍,又在结尾有狂笑的噱头,经常被灌录成快转唱片,成一时之“金曲”。
第一幕第十六场:采琳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
村姑采琳娜在面对唐·璜突然且直率的引诱时心防几乎瞬间失守,但在与未婚夫马塞托的关系中,却是占据支配地位、游刃有余的。尽管犯下了出轨这样严重的错误,她却仍然有信心、有办法挽回马塞托对自己的爱恋。她先是放下身段,用不承认错误但甘心受罚的低姿态消解马塞托心中的愤怒,待他的怨气已经基本平复后,在咏叹调的第二部分中又祭出撒娇大法,用可爱、妩媚的挑逗使马塞托转怒为笑,乐队部分大提琴“笨拙”的快速音型就像是马塞托心猿意马的冲动,于是成功的化解了一次情感危机。
第二幕第三场:唐·璜的小夜曲“请走到你的窗前”
Canzonetta:Deh,vieni
第二幕第六场:采琳娜的咏叹调“你就会看到”
采琳娜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只是一个支线人物,但在全剧中却拥有两首优美的咏叹调和一首脍炙人口的二重唱,风头压过了安娜、埃尔维拉两位女主角,或许莫扎特对于这类单纯可爱又机灵乖巧的少女角色格外钟爱。维也纳的首演时采琳娜的饰演者路易萨.
在这首咏叹调之前,马塞托被唐·璜胖揍,作为曾出轨唐·璜的采琳娜,对未婚夫马塞托充满了愧疚。于是她用带有性感暗示的歌词和温柔的歌唱安慰沮丧的马塞托,为他的心灵的疗伤。乐队安详、欢快的尾奏也预示着这对经历“考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二幕第十场:奥塔维奥的咏叹调“我心爱的宝贝”
第二幕第十场:埃尔维拉的咏叹调“多么可怕的罪孽”
Aria:In
第二幕第十二场:安娜的咏叹调“我残忍?不,我的爱人”
第二幕第十五场:石像将唐·璜拖入地狱的场景
《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一样,尽管拥有如此众多、脍炙人口的独唱、重唱段落,它们同样也是结构严谨、细节精致丰富、音乐富于逻辑性、整体性的大型音乐作品,而非歌曲大联唱。自这部歌剧首演以来,第二幕临近终场的这段骑士长(被唐·璜所杀的安娜的父亲)化身石像,将唐·璜拖入地狱的场景一直备受推崇,被后世业内认为是音乐戏剧性描绘及特殊气氛营造的典范,有着超越莫扎特所在时代的前瞻性,令人联想到四年后《安魂曲》的技法和气氛。其中石像庄严并略带恐怖气氛的唱段,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些电影中,作为恶有恶报、最终审判的暗示性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