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寺壁画:“像看连环画一样”的欣赏秘诀(《决战俱卢之野》和《阎摩审判》)

标签:
柬埔寨吴哥吴哥窟壁画苏利耶跋摩二世 |
分类: 旅行 |
http://s12/mw690/497b4cb6td030fed9f55b&690
高棉壁画雕刻基本上都是分成3部分进行构图的。从画面最下方开始,往上,画面被分割为近景、中景和远景三部分,于是画面的远近感被表现了出来。但是,这种表现手法和现代绘画中表现远近的方法有所不同。尤其是欣赏近景时,众多的人和动物的手足重叠在一起,会给不习惯这种描绘手法的人一种纷繁复杂的感觉,甚至让人感觉“作者本来想要表达的主题因为刻画太多而变得模糊不清”。
当游客漫步在回廊中,如果只是将一幅一幅的画面分开来看,会觉得看不明白。换个方法,如果随着步伐的前移,游客把这些雕刻想象成一种动画,在连续的故事当中,反而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了。一边缓步前行,一边思考,回廊墙壁上的雕刻会将它所蕴含的故事向你娓娓道来。
浮雕壁画是吴哥寺的精华之一,非常值得多花时间欣赏。吴哥寺第一回廊的浮雕就如同前面所说的那样具有良好的叙事性,犹如画卷一般,使游客随着对每一幅画的欣赏,逐渐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一回廊西面南侧描绘的是印度古代叙事诗《摩柯婆罗多》(Mahabharata,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王后裔”),讲的是王的家族成员之间的斗争故事:5个王率领的般度族和100个表兄弟率领的俱卢族之间进行的激烈战斗。战马和兵器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对当时的战争情形一目了然。
http://s14/mw690/497b4cb6td0310cc8f7dd&690
http://s4/mw690/497b4cb6t7b381af5fcf3&690
(《摩柯婆罗多》的战斗场面“俱卢之野战役 Battle of Kurukshetra”,面朝画面,从左侧进军的俱卢族军队,从右侧进军的是般度族军队,此画面描绘的是般度族军队。这场战斗持续了18天,双方损兵折将,俱卢族100个兄弟里仅剩下3人,般度族兄弟5人虽幸免遇难,但士兵骤减。大战过后,两族的幸存者实行了和解。
画面上可以看到各自的指挥官骑着大象或者驾着马车,走在队伍中间,行进的队伍中还有乐队。)
http://s9/mw690/497b4cb6td0312f6a8a48&690
http://s1/mw690/497b4cb6td0312ff720b0&690
http://s16/mw690/497b4cb6t7b381e6b628f&690
西面北侧描绘的是《罗摩衍那》(Ramayana,意为“罗摩的历险经历”),其中最精彩的是罗摩王子和恶魔拉瓦纳战斗的场面。
http://s5/mw690/497b4cb6td03104d1cdc4&690
(罗摩王子支持的哈努曼率领着猴子大军,与拉瓦纳恶魔军队之间进行激烈的战斗,这里描绘的是站在猴子大军哈努曼肩头上,准备弯弓射箭的罗摩王子)
南面西侧描绘的苏利耶跋摩二世行军的场面http://s12/mw690/497b4cb6t7b38214d953b&690
(坐在正中间的苏利耶跋摩二世,他是建造吴哥寺的国王。据说在当时的浮雕上王的身上覆盖着一层金箔,周围残存的朱红色也在述说着当时的色彩。这幅浮雕描绘的是国王在出征前,让其右下方端坐的占卜师对出征日期和战争胜负进行占卜的场面,这场战事是对越南的暹罗军进行战斗。即使是在现在,通过占卜来决定重大事情的观念依然扎根在柬埔寨人的心中。)
http://s13/mw690/497b4cb6td0315b0be8cc&690
http://s7/mw690/497b4cb6td0314d275626&690
(前往赴战的苏利耶跋摩二世,头戴象征神灵的顶端尖尖的三角形帽子,撑起的遮阳伞的数量彰显了地位的高低。上图是15个伞盖,苏利耶跋摩二世站在华丽装饰的战象上,象的头上戴着皇冠,象牙上也套上金套。)
周达观在《真腊风土记》中写道:其诸臣僚国戚,皆骑象在前。
远望红凉伞,不计其数。
又其次则国王之妻及妾,或轿或车,或马或象,其销金凉伞何止百余。
其后则是国王,立于象上,手持宝剑。
象之牙亦以金套之。
打销金白凉伞,凡二十余柄,其伞柄皆金为之。
其四周拥簇之象甚多,又有军马护之。
http://s5/mw690/497b4cb6td0314d46f214&690
在我们几乎连这些史诗的名字都记不全的时候,走在这长长的回廊廊道里,800米长的石头画廊也就只是精致辉煌的艺术,《柬埔寨-五月盛放》的形容是“就像一个文盲在读报纸一样,只能看精美的图画,而不知所云,”但当我们把古印度神话里的《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简略读过之后,这将近一公里的石头画,能把你的脚步牢牢牵扯住。
无穷无尽的走廊,不时透出阳光的窗棱,每一次空间的变化都有力地打破我们的惯性思维,捣毁我们对建筑的固有概念。在体力上,在精神上,都需要去慢慢的适应。还有,还有那些铺天盖地的石刻:搅拌着乳海的天神和阿修罗,公正的死神阎摩,俊美的黑天,机警勇猛的神猴哈努曼……如同磁石般吸引住你的目光,让你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幽深的长廊,如同时光隧道,诱惑着你不断跨过一个个门框,坚定地走下去,离现实那个世界越行越远。
http://s5/mw690/497b4cb6td05330a18864&690
(《猴王波林之死》猴王波林和须羯里婆兄弟相戈,争夺猴子王国的统治权。罗摩用箭射死了波林。波林躺在他妻子的怀里。旁边的猴兵为波林哭泣。)
http://s13/mw690/497b4cb6td0532f8cd7ac&690
http://s13/mw690/497b4cb6td0532fd0f6ac&690
南廊东翼 《阎摩审判》Judgement by Yama
(阎摩手持宝剑为死去的人公正地审判。好人在天堂享乐,坏人在地狱接受惩罚。上图中祈求减刑的人的表情相当真实。
阎摩根据死者生前所作之事来决定他死后是被送进37层的天堂还是32层地狱。中国民间也有这种说法,叫做“黑白无常”。有罪的人死后被“黑无常”送进阴间,好人死后被“白无常”送进天堂。黑无常一脸凶相,头戴长帽,帽子有“正在捉你”四字,白无常笑颜常开,帽子上有“你也来了”四个字。)
http://s2/mw690/497b4cb6td05330164751&690
(堕入地狱中的人们,下层的地狱画面中接受虐杀的人正在被棍棒殴打。据说根据人生前的行为,地狱被分为32层。)
http://s10/mw690/497b4cb6td0541d75f399&690
(地狱里,魔鬼像拉狗一样拽着在地狱受惩罚的人。)
在浮雕20米处,阎摩的狗和其他凶猛的野兽,如老虎、犀牛等正看守这地狱之门,以防止在地狱中受罚的人跑出来。
http://s15/mw690/497b4cb6td05330699ace&690
(地狱的刑责、苦难。全身钉满钉子的人。这些对地狱的描述,与其他地方相比,刻画得更加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