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旧事】玩泥巴
标签:
大屯王方方素衣沛县原创随笔童年游戏泥模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在沛县刘氏会馆里,我看到一个久违的玩具——泥模,想起儿时住在徐州西关的二十七处大院时与小伙伴儿一起玩泥巴的情景。
那时我家的后窗就是一方水塘,四周种着垂柳,夏天的午后,我们就在柳荫下,在蝉儿的鸣叫玩泥巴。我们先顺着河坡寻找那种泛红的地方,铲掉沙土,只留那种粘粘的泥巴,反复地摔,反复的揉,直到泥巴变得像面团一样柔软了,开始做游戏。男孩子玩得最多的是“补锅”,就是把泥巴捏成一个圆的或方的“锅”,使劲儿朝地上一摔,“嘭”,“锅”破了一个洞,别的小朋友就要用自己的泥巴来补那个洞,洞越大,赢得泥就越多。而女孩子玩得最多的是捏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甚至小房子,小桌子等一些生活用具,然后过家家。
那个有一种玩具叫“泥模”,小的如鸡蛋,大的不过巴掌那么大,砖红色,有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形状,阴刻着花草动物,更多的是孙悟空、唐僧、猪八戒、关公等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学着大人做面食那样,将摔熟了的泥巴按照泥模的大小揪成不同的剂子,揉匀了按在模子上,再轻轻地磕下来,然后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阴干,一个古朴生动的泥像就诞生了……那时家家生活都不富裕,谁有了一个泥模就富有的不得了,小朋友们会交换着使用,你用哦的磕一个唐僧,我用你的磕猴子,一来二去,大家就拥有不同的泥像了。假如谁与外边的小朋友换来一个稀罕的泥模,一伙儿人都会像中了彩一样兴奋,小心翼翼地传递着。泥模丰富了童年的生活,与小朋友在一起时,可以你把玩把玩我的,我欣赏欣赏你的。或者一人独处,也可以用几块泥模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关公战秦琼玩得热热闹闹。
现在的孩子也玩泥,玩橡皮泥,商店里买来的,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可惜没有那么多的玩伴儿,终究是寂寞的。想想那时寻到泥巴的惊喜,摔锅砸碗的酣畅,看着别人手中泥模的垂涎欲滴,一朝拥有的满足,以及一群孩子坐在地上的众乐乐,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