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他的心灵是敞开的,每时每刻都在准备着接受外来的影响。而给了他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他的母亲,父亲,及其他的亲人们。就一个人的一生来说,童年是一面镜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反射出他最早接受的东西:第一次的成功,第一次的失败,第一次的辉煌,第一次的灾难……这些都足以构成他一生的全部生活背景。而他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及其认识,对其道德品格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家庭是塑造一个人的品格的第一所而且所最重要的一所学校。
(二)
人无论活到多少岁,在生命中的第一个十八年都是他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半。“人之初,性本善。”生活于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敞开了大门的崭新世界,在这十八年中,孩子从最初的无意识模仿,到用心地观察、分析、比较、领悟,形成思想,化作行动,其过程是漫长的,对品格养成的影响是在无知无觉间完成的。生活中许多不足挂齿的小事,就像一片片不引人注意的雪花轻轻飘落,慢慢积累,形成了千里冰封的美丽景象。在那些充满了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里,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诚实、善良、宽容和坚韧,会于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养成健康善良、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母亲作为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
一位优秀的母亲在理性的指导下,能够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气氛,使家庭能够成为孩子心灵的殿堂,躲避生活风暴的港湾,疲惫劳累后休息的乐园,不幸降临时安慰所在。尤其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面对生活中的焦虑与烦恼,他们总会跑到母亲身边倾诉。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母亲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孩子品格的养成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母亲的爱与宽容,是打造孩子品格的基石;母亲的理性,教给孩子遵纪守法,自律自制;母亲的恪尽职守,教给孩子自强不息……一个好的母亲就是一个好学校,她会在爱孩子的同时珍爱自己,用爱使自己的品格不断升华,使孩子的品格不断升华。
(四)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古话揭示了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影响的重大。其实,在现代社会里,养与教是父母双方的事情,有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与没有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的孩子,也许在他们成人后都可以拥有成功的人生,但对生活本身的感受必将是不一样的。只有拥有善良、宽容、豁达、坚韧等优秀品格的人,才能在困难、困惑和挫折面前用微笑去面对。在独生子女非常普遍的情况下,孩子不应该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但也不能否认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因家庭教育的失败而致使孩子在社会上沦落,无论个人的成就如何辉煌,都难免会毫不自觉地陷入人生的败局之中。
(五)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老师执父礼是一种感激:感激老师给了你知识,感激老师给了你力量,感激老师为你启开了生活的大门,感激老师为你展现了宽阔的天地,这些在文化教育不能普及的年代里,是绝大多数父亲所不能给予的。时代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今天的父母是否应该有“一日为父,终身为师”的胆量和勇气?做孩子一生的德育导师,帮助孩子养成一个高尚的品格,是为人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公民对国家和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家庭是国家和民族的细胞,关注家庭,关注孩子的品格养成,就是关注国家的明天,关注一个伟大民族崛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