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星酬金高涨加大电影投资压力

(2011-05-30 01:31:58)
标签:

杂谈

圈内纷纷传言8月起中国电影市场上明星们的酬金将大幅度上升。例如一位在叶问系列电影中出演重要角色的明星,原来150万可以出演一个重要角色,今年将上涨到500万元。

不是一个明星,而是所有,反映出整个行情都在上涨。不仅如此,其他制作人员也在涨薪要求之内。一部电影的制作费用,在今年下半年起会大幅度上涨。

前,为找演员叫苦不迭的老板们已经痛苦得唉声叹气。问题还在于,即便如此,明星们好像还很不好找,都说没有档期,一直在接戏。既有市也有价,明星的酬金真是涨定了。理由可以找出很多,直观地说法是中国电影市场已经100亿了,大家可以利益均沾,所谓水涨船高,不涨白不涨。

我们知道,这段时间国际油价不停上涨,国内通货膨胀率也不断攀升,CPI的飙升已经超出了预期。政府正在想方设法通过宏观调控,平衡社会不公带来的种种矛盾。明星们这个时候上涨酬金合适吗?涨的是时候吗?

另一个角度好像是,目前热钱流入电影产业多,明星酬金不涨价根本无法遏制热钱的进入。只有酬金高一点,吓住那些投资者,明星们也才能歇一歇。不知道情形是否真的如此,用这种抬高门槛的做法,义正词严地拒绝为投资者所用不知是否所有明星的本色。也许更值得相信的是,明星职业的短周期性会激励他们不顾一切,以先拿到金钱作为下一步考虑应该是他们的首选。

明星们薪酬上涨给影片投资无疑雪上加霜。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在不久前的过去会令人欢欣鼓舞,因为这已经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回报。但今天,就算亿元票房,对于那些使用一线明星的大片,也不会给人信心。我们想像得到《关云长》还能赚吗?《战国》还能赚吗?《倩女幽魂》呢?

《杨家将》将是今年集合明星最多的大片之一,对其投资由于明星们涨薪大家已经感到忧心忡忡。电影市场的确好了,人们要求水涨船高不过分,有些人说都是100亿惹的祸!但是,因此要求明星们克制自己的欲望,也是很难做得到的。大半个多世纪前好莱坞就有了明星随产业兴旺涨薪的经验我们知道好莱坞的明星制,在某种角度上就归因于公司要控制明星们的薪酬。通过签约束缚明星是好莱坞的老办法不过,今天中国的明星们懂得如何规避公司的束缚,所谓签约其实对演员的控制很轻。最大的束缚是市场对于公司的束缚,风险加大公司就要慎重对待投资了。只有一个理由让我们看到影片投资源源不绝,那就是热钱还在滚滚而至,“钱赴后继”。

但大多数公司将驻足观望,老板们学习冷静将是中国电影投资的下一个课程。中国电影投资向何处去明星们未必不是自绝于公司,而很多新星也许因此有机会。

投资方向早就有了,那就是人们应该懂得去找更优秀的题材。题材和创作水平、技巧在策划和导演手上,中国的故事以及故事的手法都应该是层出不穷的领域,而观众关注的当然更多是好看的影片而非明星。公司和老板要想的清楚,事情就好办。找明星不如找好的题材,这就是结论。找明星不如找好的导演,这也是必然。

这使我想起星巴克的归元策略。经济学家说美国有两家连锁代表了两个时代的商业模式一个是麦当劳,标准化和效率特征为它创造了工业化时代的餐饮商业模式。价值在于顾客的快速消费和汉堡中的热能。另一个是星巴克,是后工业时代社区体验营销模式的样板。价值来自于温馨第三场所和友好服务关系,顾客享受流动群聚的感受,和令人愉悦的气场。

星巴克为什么要归元呢?因为在一段时间以来,星巴克也学了麦当劳拼命扩张的模式,从2005年1500家分店,到2008年扩张到了11,000家分店,销售额上升到了108亿美金,利润则只有不到6亿美金,星巴克模式遭遇到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现在,星巴克已经认识到这是错误的选择,明白了自己的策略元点是友善关系和信任文化,停止了疯狂的扩张。这就是星巴克归元策略的来由。

电影的模式正可以从这里找到启发。宏大叙事风格、大规模的投资、明星阵容、场面的视觉满足,这是工业化时代模式,观众从中享受到电影冲击的巨大能量,感受到电影唯一不同于其他传媒载体的巨大魅力;另一种模式应该有星巴克模式的味道,那就是独特的故事角度、丝丝入扣的叙述方式、让观众全情投入的能耐,和观影现场成为一个观众情感与感官满足的时空。前者建立在快餐式消费的模式上,后者把电影当做给予信任的载体。衡量前后者的一个尺度可能是,前者看一次便,后者观众想看两次。举例来说,很多电影我们只会看一次,而《里约大冒险》、《速度与激情5》、《山楂树之恋》、《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类,我们希望看两遍甚至三遍。

这样的电影需要大明星吗?也许你会说《速度与激情5》不是大场面吗?是的,这部影片因为发生在场面里,因而需要场面,而它的任务不是为了展示场面而展示场面,是为了让观众对电影建立起信任,这和不需要场面的《山楂树之恋》的初衷是完全一样的。很多展示场面的大片我们会说它是垃圾,就像有的人说麦当劳的食品是垃圾一样。没有人说星巴克的食品是垃圾,因为星巴克为顾客提供的是信任和友善的场所麦当劳让你买了就走,星巴克让你坐下来,留下来。垃圾片让你看完就忘,消费的只是两个小时的无聊。有品质的影片让你留在它的画面中,也让画面留在你的心里。

在投资压力时代,投资者为着征服观众,应该学会后者,学会拍不需要明星但能够把观众留在回味中的电影。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机会,因应了“危机就是危险加机会”这样一句老话。我们在很多新片中,在很多畅销的电视剧里,都看到这样的努力。恰恰是那些没有大明星的影视作品,成就了后来的大明星一是他们努力,二是作品征服了观众。电影应该像星巴克归元一样,不要再盲目地扩张拍片,而要追求观众的信任,给观众在电影院流连忘返的更多的理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