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爱的人拥抱
标签:
育儿家庭留守儿童小背篓小短片情感 |
分类: 小文小文 |
和你爱的人拥抱
看过一个小短片,说如今在城市里的打工者65%是农民工。
说起这一群体,就不能不说起那些留守儿童。孩子一生下来,尽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可你别简单的以为给他点营养他就会成长。其实,他更象一棵小树苗,需要父母精心修剪枝杈。否则难说会不会长成材。
短片里,有关人员让孩子的妈妈对孩子表达爱他的话,或者抱一下孩子。可她觉得难为情,说不出来,也从来没有抱过自己的孩子。当她试着走过去,抱了下孩子,想不到孩子哇的大哭起来。
孩子说,自他懂事以后,他从来就没有接受过母亲的拥抱。当时,母亲也流泪了。原来,这母亲竟然不知道孩子是需要这样爱着的。
都说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非常含蓄,自孩子懂事以后,从来没有抱过自己孩子的女人,她不知道,她的拥抱将给孩子怎样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我家Mike我是经常拥抱他的,尽管他个子马上有我高了。我把他抱起来,仍要让他双脚离地,让他感受到一种好玩的感觉。当然,他现在处于叛逆期,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也觉得自己大了,出门在外都不愿意手拉手,或者挽着胳膊了。
可是,打小我就没少拥抱他,拥抱他的时候,我尽量让时间多停留一会,让他去感受妈妈怀抱的温暖。也常说“妈妈爱你”这样的话。尽管他有时候也会气的我暴跳如雷。当然,我还是尽量控制着自己。毕竟,他是我爱着的人。对自己爱着的人,还是多给他些爱吧。
谁能知道自己会活几个几十年呢。表达出你的爱来,对你自己公平,也对那个爱你被你爱着的人公平。
小的时候,我不记得母亲是不是曾经拥抱过我。但我想,母亲的怀抱一定是温暖的。她抱过我,这是肯定的,也曾把我放在她后背上的小背篓里背过我。这是四川人特有的装孩子的工具。做为母亲,她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孩子背到哪里。
那个年代幸福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留守儿童。因为爸妈每天都和我在一起。别人家父母能给孩子的,我的父母一样不缺的都给了我。那是一种正常家庭的天伦之爱。
当然,我也知道,自懂事以后,我是不会拥抱母亲的。也不再伸出双手让自己的父母拥抱自己。总觉得,即使爱,也要有所收敛。电影里国外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接触,在我们国内,似乎很难一见。孩子大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就不再一样。尤其在孩子处在叛逆期的时候,偶尔还会和父母顶嘴。
可我深刻的记得那一次,母亲的丈夫去世了。我从北京赶回去,打开房门的那一刻,我看到母亲的头发又白了不少。看到母亲转过脸来看我的一刹那,我一句话也没说,毫不犹豫一下子就把苍老的母亲抱在怀里。轻拍着她的后背,就象我小的时候哭闹,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的拍我一样。我在心底告诉她,别怕,有女儿在。其实,我仍是什么也没说。中国人,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确是有点问题。
爱她,爱到血液里去,可就是说不出来。我想我要是说出我爱你这样的话,估计我妈她得脸红。可她心里一定是美着吧。
现在我再拥抱Mike的时候,很少象以前那样表达我爱你这三个字了。孩子大了,懂得了羞赧。但经常给他一个结实的拥抱,他还是常常感觉着幸福吧。
其实,谁不希望被自己爱着的人拥抱呢。我也一样。
2009-4-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