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时代和彩色时代
家里很早以前就有相机,是海鸥牌,调焦的。在它之前我们一直使用傻瓜机,傻瓜机的好处就是,随便怎么捏都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问题。你想啊,傻瓜都会用的
相机,明明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在里面么。
我不喜欢海鸥,因为我嫌麻烦,所以把它束之高阁很久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拍照。那个时候拍照片很麻烦,每次总会被相馆的师傅摆弄来摆弄去的摆着姿势,就是那样折腾,照出来的照片,即使带着笑,也是那般不自然,想必那时候,手心里都紧张的冒着汗哪。
那时还洗不出彩色照片,每家顶多有几幅黑白片贴在镜框里,悬在墙上,供自己和朋友欣赏。就这样的照片,在那个年代看来已经够奢侈了。后期,彩照尽管还没有走进我们的生活,可是经过处理后的黑白照片,红红的脸蛋,也够喜煞了人。
如果把老照片翻出来,不仅觉得表情有些假,连后期加工成彩色的画面都假惺惺的可以。不过,它们仍然显得弥足珍贵,它们的珍贵之处,可能就因为记载了一段历史,尤其那是记录我们成长过程的一方媒体。
当我们自己有了相机,而且彩色胶卷可以洗出非常精美的照片来,那个时候我依然喜欢照相。记得十九岁的最后一天,我跑到照相馆照一张留念,好象就为了迎合伊能静的那首歌“十九岁的最后一天”。追梦的年纪。照片拍的非常随意,看不出一丝做作来。
那天穿着浅色短袖、墨绿色短裤,脖子上缀着项链,趿着一双款式简单的凉拖。那一天很完美,心情出奇的好。那张彩色照片,至今我还保留着。
照片留下的是记忆,而光阴在一寸寸的丢失,我们用相机收获着快乐,让过去的美好时刻定格在方寸之间。
几大本相册,装满了家人的快乐。实在是没处放了,相袋里也装了厚厚一撂照片。于是,从此我很少照相。想不到的是,我会在2006年买来数码相机。这下子照的更多了,不好的当时就可以删掉。很多照片装在相机里来不及删,电脑的文件夹里也存了不知道有多少张了。
照相再也不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随手拍出的照片,却更富于生活的含义。
数码相机的采买,缘于一位编辑的约稿,那是一本旅游性质的杂志,不仅要写两、三千字文章,还要作者自配图片。其实我也早想买个数码相机,毕竟电脑早就普及,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随时上传到电脑里。信手拈来的照片,如同留下了光阴,我们随时可以查寻。
终于不用担心照片没有地方放了,网上可以无限量地保存。查找起来很是方便。尤其前几天有文配图的文上了报纸,其中有两张照片是儿子拍的,他这下可高兴了,说他也可以赚稿费了。能让相机升值,这是没有想到的。
2007-10-2 (已发上海劳动报)
大赛相关文字,敬请评论:(希望每文都能得到您的评论,认识您,是缘份!)
遥远的原生态
劈手后的领悟
中国女孩的俄罗斯情缘 当年我们只玩游戏机
邮差和电子邮件的碰撞
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
做名人的感觉
怀孕生子时,老公却在别的女人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