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

标签:
文学/原创乞丐讨钱炒股捐献 |
分类: 我的小小说 |
【陈力娇小小说作品】
讨伐
发表在《百花园•中外读点》2010年11期、《微型小说月报》2011年6期原创版
父亲是大款,他是乞丐,这关系就这么蹊跷。他没有工作,父亲让他在他公司里做事,他不干。跑到五台山,云游了五年,穿着一身灰色袈裟回来了。有时是肩上斜挎着个布袋,布袋的带子很长,快拖在地面了。
他每年见父亲两次,一次是春,一次是秋。
春这次他是向父亲讨钱,秋这次也还是向父亲讨钱。讨钱的方式也特别,不张口,就站在父亲公司的门楣下,松柏一样立着。也不进去,也不后退,门卫一看到他穿着和尚服,斜搭着褐色背包,就禀报父亲,父亲就差人把钱送给他。他也不吭声,揣在包里就走,也不管多少,反正父亲不会给少,给一次总要几十万。
这一走就是数个月,大约钱用完了,他就又回来了。
这次回来是落雪前,还是那样颜色的衣服,还是斜挎着背包,所不同的是夏装换成了冬装,灰色袈裟里面,穿着厚厚的毛衣毛裤。这一次也是要钱,也是不吭声,也是站在大门外,也是门卫去禀报父亲。
有时父亲情绪好了,会来到窗前看看他。看着他一米八几颀长的大个子,剃着光头,脸色紫红,目光散淡,站在阳光或雪花中,父亲的脸就一直红到脖子根儿,心脏像吹起个皮球,不知飘浮哪个方向。
但是愤怒归愤怒,钱还是一分不少地给了他。一给就是三十万,四十万五十万不等。至于他用来做什么,父亲从来不问,似乎给出去,已然与他无关系。
细想父子的关系闹掰也不是没有因由,父亲是做石油企业的,有五十个很火的加油站遍布整个市区。南来北往的货车、客车、轿车都上他这里加油。每天的卖油量父亲自己都数不清。父亲是干买卖的能手,几经奋战他的公司上市了,有了上市股,父亲的资金一路上扬,绿色持币一骑到底。
他本来是学金融的,四年的大学,让他明白父亲是怎么资金回笼的。他每天像个刻苦的学生,趴在父亲公司的财务账上,明白了许多事情。而这当儿他的个人问题,也像变幻不定的股票一样,处在真假阴线上。
起因是小菁的妈妈炒股,小菁是他的女朋友。小菁的妈妈把头发烫成个鸡窝,肚子束得扁平,什么事都一意孤行。她用家里的三百五十万,买了K公司股票,而K公司正是他父亲的公司。
谁知这一跌跌得很惨,不到半年的功夫,小菁妈妈的三百五十万就被割肉出局。其实开始有横盘迹象时,他就告诉过小菁,告诉她无论如何让她妈妈迅速收盘。可是小菁的妈妈就是不听。
小菁的妈妈为此跳了楼,小菁也和他分道扬镳。
他不是吃不消分道扬镳,而是吃不消小菁妈妈的无畏轻生。后来他知道,他父亲在这一局里挣了个透。那天,他把父亲逼到了墙角,举起了他心爱的蒙古刀,刀颤抖地接近父亲的心脏时,他还是没下得了手,是泪水把刀砸在了地上。
和父亲分手后,他开始寻找小菁。小菁这时已不知去向。
那一段寻找的路着实辛苦,那一段路程耗尽了他所有的体力和心智,他再也回不到从前父亲的羽翼下了。好在他遇到了五台山的方丈,方丈指引了他,收留了他。方丈告诉他,小菁就在你心里,你走到哪里她跟你到哪里,何需去找?
他信了。从此在心里揣起了小菁。
春起的时候他向父亲要的钱已经被他用光了,现在他想继续向父亲要钱。不过要过这一次,他就不打算再催逼父亲了。他算了一笔账,截止今日,他从父亲手里拿到的钱,总共358万。这358万中有350万是替小菁母亲要的。她虽没有可能用上这笔钱了,但也是父亲欠她的啊。自古欠债还钱,他把这笔账记在了父亲身上。
另外8万是他为父亲工作时,挣得的一年的工资,一年工资10万,他没领,放在公司的财务处了。8万和10万比,还差两万。也就是说,父亲还差他两万元钱。那么这一次,他不多要,他就把他这两万要回来,就和父亲两清了。两清是什么?两清就是什么联系也没有了,他就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去做另一个行程的事了。
十一月十五的夜晚,下着大雪,他出现在父亲公司的大门前。但是这一次门卫没有禀报。谁都知道,这个时候是父亲特别的时候,是父亲祭奠母亲的时候。母亲在他十五岁那年离世,致使父亲一直没找,每年的这一晚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闭了灯,和母亲单独对话。
他就是赶在这个时候来找父亲的。
雪越下越大了,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这样的雪下来就化了,停留不了多长时间。这样的雪会变成雨水,溶化在各个角落,滋养大地,洗清污浊,孕育万物。
他爱惜地把斜挎在身上的背包捧在怀里,又撩起袈裟用衣角包住它。他要保护它,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它。因为那里有一张很贵重的账单,有每笔钱的明细。一笔一笔,笔笔有踪。他要交给父亲,360万凑满,那所“希望小学”的工程就竣工了,这是他一生最快乐的事情。
【《替父亲还债》主旨概述:不是所有的人都热爱金钱,也不是所有的父子都彼此同心,但在父亲是财团泰斗荣耀于世时,却没有哪个儿子远离父亲而去。这约定俗成的道理,是社会交给我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答卷,但当吊诡的另类如彩虹一般出现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世界由此而光彩,生命由此而夺目,灵魂由此而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