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童年

标签:
文学/原创子母灯位置清除回归 |
分类: 我的随笔 |
【陈力娇随笔】
勿忘童年
发表在《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07年11期
儿子长到三岁能独自爬上写字台了,他的个头儿刚刚和写字台一边高,如果想够到写字台上的什么东西,他要跷着脚。
有一天我坐在床上看他如何爬上去,目的是想静观其变,考考他的智商,结果我看到,他先是费力地爬上写字台旁的椅子,他先是在椅子上坐好,然后悠着两条腿做着下一步的打算,养足生息后,他开始总攻了,他运用了四肢行走的最基本手段,两只手撑在写字台上,然后一只膝盖蹬了上去。
这套系列攀跃很帮他的忙,只有两秒钟他就顺利达到峰顶,胜利让他喜悦,他坐在自己即定的位置上开始思索,接着就大杀大砍,他首先把一盏很漂亮的子母灯掀倒在写字台上,然后觉得不过瘾,就来了个彻底地斩断,把子母灯迅速地推到地上。
这一切他都是有意的,他的占领让他不容许其它别的物件随便取代,他必须彻底驱逐它们。那子母灯落在地上的时候砰的一声就碎了,声音和残骸终于吓了儿子一跳,他望着残局没用我说什么,哇的一声自己哭了起来,我任他哭没去理他,他就越哭越起劲,眼泪像决堤的江河一泻而不可收。
儿子为什么哭我明白,儿子是善良的,他的天性促使他攻击,而攻击时他只单纯地想到摒弃与清除,一旦结果出乎意料,是伤亡还有废墟,他的情感就出现了深深地过意不去,表现形式当然就是放声大哭。
我抱起儿子,把他放在地上,给他带上一只手套,我教他一点一点捡子母灯的残骸,捡好后,我把他和子母灯共同放在写字台上,直到我把子母灯用万能胶固定好,儿子一直都在我的身旁帮忙。
傍晚时分,子母灯终于修好了,亮了,我在子母灯下喂儿子吃饭,儿子在写字台的这一端,子母灯在写字台的另一端,他们成了一对孪生的兄弟,他再也没有嫌子母灯碍事,也没有再一次盘算掀翻它,儿子承认了这个写字台是属于他和子母灯共同的领地。
我们常常忽略我们孩子的一举一动,理由是我们认为他们太小,而太小并没有削弱他们情感的周全,任何细微的行为都向我们诠释着他们内心的成长,都会不断地扩大与完善他们人格的特别之处,他们日后人生的每一个细部与纹路儿,都是先前我们无意中教诲的真实写照,都是靠从小的日积月累和潜移默化来完成,这最初的轮廓就是他们将来人性中的优势与弱点,美好与晦暗。
童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阶段,所有的行动与心理的暗示都来自童年潜臧的模糊印迹,我们想让我们人生美好,想让我们人类万古长存,切切别忘记装点我们最初的源头,那段看似漫不经心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