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珞珈山“茶馆”

(2024-01-21 11:15:04)

珞珈山“茶馆”

——樱园食堂随忆


20231129日,是武汉大学130年的校庆日,为了要赶在校庆日里为武汉大学做一点增光添彩的项目,就把原来樱园食堂楼上楼下改造成为了“珞珈山茶馆”了,正规的名字叫“WHU1893”.在这里,可以吃简餐,喝咖啡、品奶茶或者喝红茶绿茶的,台子间也摆上数十本图书,装点一下,以示这里依然还有一缕“书香”。

说到樱园食堂,不禁使我浮想联翩之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这里度过了几年的时光,每日三餐拿着搪瓷碗排着队自觉地进餐。那个时候的食堂都设在一楼大厅里,每到开饭的时间点,排队到打饭点了,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师傅的那个瓢,心想,你少抖一下,我就多吃一口啊!厨房师傅大瓢搲一瓢菜,在手上还要抖一抖再倒到你的碗里;大瓢饭,同样的瓢子也是搲一瓢抖一抖给你,那个时候,总是感觉有吃不饱似的。不像现在,可以任意点菜,刷一下码就OK了。那时每日每餐只需缴一张撕下来的餐票,早餐5分,中、晚餐为各2角钱菜票。如果,你这一餐外出了,月底凭餐票还可以退钱给你。班上那些有武汉亲戚的同学,周日都去亲戚家混饭了,那周日一天就可以节约出来4角钱,在那个时候,4角钱是很诱人的一笔零花钱啊!起码可以买两包当时上档次的香烟了。

说到樱园食堂,不禁使我浮想联翩之二:记得毕业那年的夏天,我们在樱园食堂吃完了最后一餐饭——毕业餐。在这里,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一起,碰杯把盏,大多都是祝词之类的话,也有人未醉但说了不少醉话,借以发挥对同学、对老师平时不敢说的话;也有人借助酒胆可以向恋人表白;也有人摔碗砸盘子以泄个人不满,如此等等,这个饭厅,承载了多少人的旧忆和回想,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说到樱园食堂,不禁使我浮想联翩之三:2019912日,是毛泽东主席视察武汉大学的62周年的纪念日。那一天,我一个人漫步于校园,再次到樱园食堂前,回忆起了诸多的往事与人物。食堂前后荒草蔽野,杂树居然在房顶上长的有数米高,落叶与荒草媲美,杂树与野花同长,食堂大门紧锁,锈迹斑斑,落寞如此,感叹若干,遂发博文一篇,附打油诗一首:

昨日樱厅何其堂皇,闻人在此布道宣讲;

恩来沫若慷慨激昂,学子从戎投笔作枪;

曾是珞珈靓丽一景,今朝为何落寞荒凉?

中秋高温枯叶一地,老斋旧舍老泪两行。

历史的时针指向从2012年以后,这里的宿舍逐渐改成了硕士生宿舍,2015年以后,记得好像是2018年吧,学校对这老斋舍进行了彻底的修整,重新铺设了电源线和网线,全部更新了床具和桌椅,门窗全部换新,且主人全部换成了博士生入住,两人一间,有空调有洗漱间,原来的4~6人一间房、一楼提水打开水、冷水冲澡的历史结束了。回想我们在校的时候,一到夏天,顶层宿舍那个热啊,没有风扇电扇之类的,就连一把纸扇也买不起,可以说是挥汗如雨,闷的像个蒸笼一样,写字时手臂下的纸张,一会就被汗水浸湿了。遇到久旱不雨闷热难耐的日子,所以就干脆住在楼顶的平台上,晚上先泼几盆凉水将平台的热气冲淡,凉快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蚊子叮咬也难受啊,一到后半夜三四点钟,就回到宿舍里再睡个回笼觉也挺消暑的。

别看这个食堂,它的历史还是挺值得数说的,这二楼是大学生俱乐部,想当年,周恩来、郭沫若等人在武汉宣传抗日思想,就是在这里,慷慨激昂地宣讲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培养和输送了不少志士仁人,开拔到抗日第一线,成为了救国英雄和开国干部。这么个重要的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场所,怎么就变成了“茶馆”了呢?难道武大就真的缺一块茶馆的地盘吗?再说了,这里除了共产党领袖人物演说以外,还有不少当时的闻人、学者、校长们在这里演说过,讨论过,这不值得纪念和缅怀吗?

对于古建筑应该遵循修旧如旧的风格,为此当局也专门招投标了北京一房修公司,装修时间花了三年多(有疫情影响可以谅解)外观修的还令人耳目一新,内饰花了不少钱,如今这里被重新修缮后,应该继续保留大学生俱乐部的原貌,甚至可以作为中小型的科研型会堂也未尝不可,咋就改成了“茶馆”了呢?我真的不懂当朝官员们的心态。这个“茶馆”不知道能坚持多久,或许再来一拨新官员,再换成其它功能也是极有可能的。

202312月下旬,老同学肖玉带着刚刚受伤的胳膊,从宜昌过来看望老同学陶波,并给陶波送了礼物等,以示同学关怀。中午我们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后,遂到这里来看看开张的新“茶馆”的摸样,一杯拿铁咖啡32元,一壶绿茶40元。我这个资深的樱园老主户(大学三年、樱顶老图书馆工作10年)凭校园卡居然还优惠了20%,味道嘛,谁喝谁知道。我至今还是不明白,那里桌上摆出的几本书籍,是干什么用的,是装饰还是作秀?有没有人看,我不知道,反正我只记得有一本贾平凹的《废都》小说,倒是与这个“茶馆”的档次相匹配。

珞珈山“茶馆”
珞珈山“茶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谢灼华老师
后一篇:走汉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