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灼华老师

(2023-09-21 14:34:22)

武汉大学图书馆系所有的老师中,联系较多的是谢老师,因为,我的文史研究,多得益于谢老师的教诲和指点。

谢灼华,1935年7月出生,广东梅州人,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信息管理学院),留校任教至退休。和黄宗忠、彭斐章、张琪玉、陈光祚等,是武汉大学图书馆系七、八十年代的著名五教授之一。先后著有《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中国文学目录学》、《中国藏书通史》、《蓝村读书录》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我们在学校就读时,他还没有升格为副教授,还是一名讲师,因为那个时候职称还未解冻,整个图书馆系当时只有皮高品、徐家麟是教授,不过这两位教授从来没有给我们上过课,可能是已经退休了的缘故。谢老师给我们讲授《中国图书馆史》,当时还只是一本16开的蜡纸刻写后油印本,名字叫《中国图书馆事业史》1964年刻印的版本。同学们有些不喜欢历史的,对这门课程不怎么有兴趣,唯独我,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特有的痴迷,所以特别关注本课程。结果,我毕业后的若干年,则一直还关注着中国藏书史的研究。最初是在1981年,写出了我的第一篇论文《加强对古代私人藏书的研究》,公开发表在《湖北高校图书馆》杂志上,提起了我开始研究古代藏书人物的兴趣,其原动力就是从谢老师的图书馆史这门课。

1982年开始,我就开始注意古代藏书人物的研究,终于在1989年在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藏书家辞典》一书,获得了学校人文科技进步一等奖。该书出版后,收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说是收录的人物不够全面,还有一些史实错误,于是,我从2000年开始,再次修订《中国藏书家辞典》的内容,直到2005年以《中国藏书家通典》出版,人物翻倍,字数逾百万。出版的时候,我找到谢老师,想让他题个字、写个序什么的。谢老师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要我过几天去他家取。一周后,就给我题写了“撷藏书家精华 扬典籍史光采”的书法条幅,因此在我出版的时候,把这幅题词放在了扉页上。

后来,我工作在樱顶的老图,也是一个武大旅游的打卡景点,谢老师和师母王秀华老师有时间散步来到老图时,就到我的办公室聊聊天。王秀兰老师也是我们的主课老师之一,上的课程是《图书编目》,所以,王秀兰老师对我们也很熟悉和随和。我们聊天的内容不仅仅是限于专业范围内,也聊及生活、时政、学校人物和故事等。在聊及他本人的生活习惯时,他说他也是吸烟成瘾的,退休后犯过一次心脏病,在美国探亲的时候,就果断把烟戒了。据师母王老师介绍说:谢老师戒烟之后,身体素质明显好转多了。

我们在校园中散步时,经常碰到谢老师和王老师,我们也停下来聊一聊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身体状况。他还风趣地给我科普武大高寿职工情况,说居住在珞珈山天天散步可以延年益寿,他还具体说出了珞珈山高寿老人中,100岁以上的有8个,90岁以上有15个,80岁以上的有400个,不知道这个数字是真是假,他可能是从老干处退休办得来的统计数据,也有可能是退休老师中聊天得来的数据吧。

谢灼华老师

谢灼华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