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夜记|朝三暮四,难有所得
(2019-09-19 21:41:25)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方圆 |
分类: 杂谈与浅评 |
我把我认识的人分成两类,一类“一心一意”,一类“朝三暮四”。
前者多数都成功了,比如一心修学的老师、潜心话筒的著名主持人以及十几年做布艺、几十年做刺绣的手艺人等,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钻进去”不出来,闷头深耕细作,最终收获硕果。
后者不然。他们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凡事浅尝辄止,浮皮潦草,最终多数无所得。
我认识老李很多年了,他最初做建材,后来做渔具,再后来做快餐,现在开出租车。我曾问他,建材业是不行了,可既然选择了做渔具,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他说,不太懂行,做不长远。我问,既然选了,就研究啊,谁也不是天生内行,他就不说话了。
我大学一个校友,家境贫寒,我刚上班不久,他借我一千块钱,倒腾运动鞋到夜市去卖。我还买过他一双运动鞋,我觉得,做买卖得有耐心,总得蹲一阵子才出效益。但他干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他说,一个月才赚了二百多块钱,这个买卖不行。而我私下里认为,只要没赔钱,赚到的经验也值钱,坚持下去才对。后来,他陆续倒腾过土特产,卖过干发毛巾,甚至也卖过房子,都做得不太深入,也都不了了之。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做事朝三暮四,就如同谈恋爱朝三暮四,很难修成正果。
同样是我的大学校友,本来学中文的,但不想当老师,爱看法制节目,为那些慷慨陈辞,侃侃而谈的律师而着迷。后来,在中学当了一年语文老师的他,毅然辞职开始潜心修习法律。他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考取了律师资格证。现在,他已是业界颇有名气的律师。
我的大学现代汉语老师在我毕业后就考取了现代汉语的硕士研究生,都结婚生女了,仍不放弃学习,又考取了对外汉语的博士研究生,去国外做了两年交流生,现在,在南京师范学院任教,也已经是业界资深学者。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却有随随便便的失败。
一颗种子种进地里,还要经历籽粒破壳、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何况一个人做事,哪可能“一下子”就成了呢?
所以,一心一意很重要;朝三暮四不可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