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起,每周和同事打两次球。通常,我在场上能够“一稳到底”,但偶尔也会犯急,而一旦犯急,就肯定连连失利。就在昨天,我求胜心切,“急功近利”,于是,球一个比一个糟糕,最后以失败告终。我和同事说,急功者必远利。
有时,我会和好友相约在网上斗几局五子棋,起初,我绝对败多赢少。因为总输,就不服气,不服气,就着急,而后就越发屡屡受挫。后来,我总结出一些规律,当我不问输赢、心态平和时,反倒有机会扭转局面,胜数也就多了起来。再后来,哪怕形势恶劣,因为不急不躁,我也能扭转乾坤,稳中求胜。好友说,赢你真是越来越难了。
我深知我的性子,绝不是慢性子。我要看谁磨磨蹭蹭,没有时间观念,不懂轻重缓急,火烧眉毛还悠哉悠哉的,我肯定受不了。但我似乎也不是纯粹的急性子,我要比急性子还稍微慢一点儿。当然,随着年龄变化,这个性子也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
年轻时,我有些急,啥事都想快干完、早干完,觉得那样省心、利索。步入中年后开始懂得,该做的事儿像空中的鸟,永远抓不完。加之,人生中有几次因心急犯下的错误,就深知“急”的坏处了,于是,告诫自己凡事“三思后行”。有一次看到一则故事,某男在外打工多年,回家听到屋内有成年男子的呼噜声,二话没说,冲进屋去刀起头落,后来方知,那是自己已成人的儿子……这个故事越发启迪我“三思”的重要。
以前,我讨厌慢性子,后来,则开始羡慕慢性子。慢性子们永远不着急、不着慌,吃饭慢悠悠,说话慢悠悠,做事慢悠悠,工作也慢悠悠……习惯了他们的慢悠悠,反倒能从中品味出他们那份从容,那份稳妥。而且,我熟悉的几个慢性子,他们似乎都过得挺幸福,因为他们不着急,很多事情,自有那些着急的人替他们去做了,久而久之,他们积累了“慢”的资本,很多时候都可以慢悠悠地“坐享”别人的代劳和关照。
我曾试图把自己变成慢性子,但委实有些难。你看猿能变成人,但狮子绝对变不成老虎。清楚这一点,我着重想办法、寻机会修炼自己的“稳”。
稳了,就不会因一时失利而懊恼,因为,他知道来日方长;稳了,就不会只盯着别人错处,因为,他知道人无完人;稳了,坏消息传来他也会不动声色,因为,他知道世事无常;稳了,发生意外也不至乱了阵脚,因为,他懂得天有不测风云……稳,不仅是一种外在表现,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虚怀若谷,大智若愚!
毕其一生求稳和学稳,若能赢得别人一句“这人很稳当”,在我看来,就已算最高褒奖和荣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