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娘俩”

(2013-04-06 21:05:08)
标签:

生活

随笔

柴冬雁

分类: 我或我们的生活

    母亲其实等于有四个孩子,除了我与哥哥姐姐,还应当把表姐算上。

    那还是我上学的时候,表姐因为工作安排,到我家所在的小镇上工作了两年。本来她和我妈就特好,那两年更让她们俩发展成“母女”一般。四年前,我们搬来哈尔滨,这下子,她们“娘俩”可团聚了。

    在处事风格上,我与姐姐跟母亲像,那是天经地义;奥妙的是,表姐与母亲也像,并且,比我和姐姐似乎还要更像——这让我和姐姐多少有些不解。因为,表姐的母亲(我大姨)与我母亲,那可是脾性迥异,大不相同。

    如何形容母亲和表姐这“娘俩”呢?通俗易懂一点儿的话,就是她们都心思细密,又一心替对方着想。

    这事儿似乎得举例说明。

    表姐半年前刚刚生了个大胖儿子,母亲一下子忙碌起来:今天蒸锅大馒头给送去,明天去市场买点鲜鸡活鱼,有时候还发面烙饼,怕表姐吃咸了,烙表姐爱吃的馅饼时,活好的馅得全家尝个遍,都说不咸,她才放心。

    表姐生儿子前,三两个星期就来家一趟,每次必是烧鸡烤鹅,或者活鱼鲜虾的拿一通儿。她知道母亲不喜做饭,就干脆还带来拌菜的半成品,让母亲吃现成的。怀孕后期行动不便,她甚至让姐夫特意来送,送了就走,从不吃饭。

    母亲本不是一个爱串门的人,但自表姐生了儿子在群立安居,母亲就隔一周两周就和我商量,咱们去一趟啊,我就拉上全家往那边跑一趟。大六楼,母亲要歇好几脚,上楼有时候呆不了半个小时,她怕吵到大外孙,又会张罗着回家。从来不在那里吃饭,表姐咋留都不吃,说整个孩子,做饭,刷碗不够麻烦的。

    某日,“咚咚”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表姐夫,手里拎着一个电饭锅。我一脸诧异,母亲一看就明白了。连说淑杰可真是的,我就随口那么一说。原来,两日前“娘俩”通电话,表姐问母亲在干嘛,母亲说,电饭锅里边掉漆了,正在弄……

    我闺女的脚丫像吃袜子一样,棉线袜子很多都被顶出洞,母亲便细针密线的缝上。但每次带闺女上表姐家,母亲都让闺女换上没有缝痕的袜子。起初我还解,后来知道,母亲就是怕表姐看到,又不声不响的给我闺女买袜子。

    最最戏剧化的是年前那次,母亲连蒸了三个早上的大馒头,周日那天,让我拉上馒头去给表姐送去,结果,刚下楼,就看到表姐夫的车驶到楼下。表姐夫从车上拿下一个大袋子,你猜里边是什么?白花花的大馒头!表姐夫说,他丈母娘昨晚给捎来两大袋,淑杰非让给他一早上班时给她二姨(我妈)送一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创业夫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