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那从不肯“欠人”的娘

(2012-12-16 22:15:42)
标签:

生活

随笔

母亲

居家

柴冬雁

杂谈

分类: 我或我们的生活
    大概一周前,娘在早市被一伙卖药的盯上了,随后,卖药的就服务到门了。那个被娘称为“小朱”的大男孩倒也长相敦厚。据他自己说是辽宁人,学医药的,隶属哈尔滨一个叫群利的服务中心,这种上门服务,免费赠药的行为不是为了赚钱,主要为了代理产品的进一步推广(不为赚钱?鬼才信!)。对,还得交待一下,俺娘长得胖乎乎,属于老年人当中典型的两高人群——血压高、血脂高。嗨,你还别说,娘吃完他们推荐的药大感效果明显。往年到这个季节,娘的血压就会往上窜,没办法,降压药就得加量。但那些西药不是伤肝就是伤肾,也真是一边吃着,一边担忧着。这下,小朱可成了“救星”,连吃几顿他们免费送的药,娘的血压竟然真就平稳下降了(估计看到这儿,有人会误认为我这是做软广告呢)。于是,那晚,我按图(小朱拿来的宣传单)索骥,上网找这种药,结果还真找到了。可我一看价钱,对比实在悬殊,与口口声声说“不为赚钱”的小朱提供的价格差着一半还要拐弯。也就是按小朱的介绍,买他一疗程需要1400元,五大盒,依次类推,我家娘的情况咋也得吃五疗程以上,五疗优惠到5400元。而我算了一下,在网上买,一疗只需600块左右。这下娘可矛盾了,念叨说,小朱连续上门好几天了,阿姨长阿姨短叫个不停,又量血压,又送药,这要不买,说不过去啊。看一向简省的娘那副多“对不住”小朱的样子,我提议,不如给小朱二百块钱做个弥补吧,娘欣然答允。次日,小朱再度上门,娘那二百块钱楞没塞出去,小朱说:“阿姨,我要了你的钱,公司我没法交待”。这下娘彻底难住了,当即决定,“小朱,你给我拿一个疗程吧”。
    娘一向如此,从年轻到年老,钱财上,情感上,从不与人相欠。后院给拿一盆黄豆芽,她会第二天早早送去几斤刀鱼;自己亲外甥女送来只烧鸡,她会下个星期起大早蒸一锅肉馅包子,让我给送去;离开原来生活的小镇,她嘱咐还在家乡居住的大闺女(我姐),留意着老张老李老王家,啥时有个婚丧嫁娶言语一声,咱还欠着人家情儿呢……
    娘的作风遗传给我们兄弟姐妹三人,“老柴家”这方面的口碑也就因此树立起来,我自己暂且一提,就说我的哥哥姐姐,他们全都因为这方面的为人交下了一大堆的朋友。哥经常会在小酌几杯后感慨,说娘这辈子给儿女的都是精神的财富,两根黄瓜与人分,一定给人直的,自己留弯的;两个苹果给人,一定给人大的,自己留下小的。哥说,他的人生和事业都是母亲的这番理论在指引。而我和姐姐何尝不是?
    倪萍有本书叫《姥姥语录》,我看过章节介绍,确实像倪萍自己所说,有些话土的掉渣,却耐人寻味。我家娘不同,她做得多,说得少。她的身教重于言传,而一举一行,确实给了儿女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
    我那从不肯“欠人”的娘,有时候让人觉得她活得很累,但其实琢磨一下,这样的人,或许活得更轻松。不是吗?凡事拎清了,没有“欠人”的心理负担,岂不更轻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