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疼初恋

(2011-08-09 14:47:26)
标签:

生活

读书

阅读

刘庆邦

柴冬雁

杂谈

分类: 杂谈与浅评

   

    刘庆邦,著名作家,1951年12月生于沈丘农村。 1967年毕业于河南沈丘第四中学。毕业以后当农民,19岁招工到煤矿。当矿工、矿务局宣传部干事,《中国煤炭报》编辑、记者、副刊部主任。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五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

    说实话,给博文起这个名字,纯粹是为了增加点击率。我深知,因为“喜新(微博)厌旧(博客)”,我的博客早就少人问津。我之所以一直坚持在写,是因为我确实认为博客是我心绪的一个出口,我写它更多在为自己做记录。看官定要暗骂一句“心口不一”,既然不为写给别人看,为何还要给博文起一个容易增加点击率的题目?没错,正像我曾经非常直白的对想要看我博客人的说,放心看吧,不会看到什么秘密的。说千到万,这种网络日志终究不是抽屉里的日记本,既便再标榜无“目的”,也还是包藏着那么一丁点儿“哗众取宠”之图的。

    拉回我的思绪,因为,我要写的是“心疼初恋”。

    今天下雨,从早上到下午,我一直在等雨停,等待中就要有事儿干,因为家里今天异常的安静,我那小鸟一样不停叽喳的闺女被哥哥带去动物园了(虽然冒雨,依然前往,因为今天有四十一处景点免费开放)。我端起看了几日的刘庆邦的小说集,看倒数第二个故事,直至把倒数第一个读完。倒数第一个故事的题目就是《心疼初恋》。

    刘庆邦用无比细腻的笔触写了他自己的初恋,那是一个近三十年前的故事。远得遥不可及,但也近得触手可得。刘庆邦在故事结尾说,和那个至今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已有二十多年彼此杳无音信,这故事也不是写给那个人看的,更多是自己内心的一种释放。而且,他说,如果这个故事能勾起一些人对初恋的某种记忆,他便心满意足了。是的,至少我这个读者就是一个能让他“心满意足”的人。

    那是一个还不太懂恋爱的年龄,产生了朦胧的喜欢之后,在不知道怎样表达的时期,先用眼睛,确切说是眼神来传情达意,在彼此或远或近的眼神里,分析和推理着对方的想法与喜怒哀乐。进而,眼神由试探变得大胆热烈,最后,是语言的表达与肢体的触碰。很多人只在初恋时体会过“慌乱”与“手足所措”,而恰恰是这些让人刻骨难忘。刘庆邦的小说中这些细节的描写,勾起我对初恋时光的无比怀恋。确切讲,怀恋的已经不是那个初恋对象,更多是自己在不懂恋爱时所表现出的那种“慌乱”及“手足无措”。

    很久很久以前接触“共鸣”这个词时,就把“共鸣”看得抽象空洞,觉得它难以理解,甚至不好落实。可是,当年龄越来越大,当阅历日渐增加,我越来越能在一些作品中获得共鸣。所以,我解释,当你经历过的事情被别人表达出来,或用文字,或用影音,或用图片,你就会产生与表达者类似的情感,这便是共鸣。也由此可以想见,为什么那么多人刻意的想用一些东西引起别人的共鸣,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那些人没有经历过。所以,想引起年轻人共鸣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原因就在于此。

    我喜欢读毕飞宇的作品、尤其喜欢。毕飞宇的《玉米》系列读过多年至今不忘。甚至,但凡能淘到的毕飞宇的作品我都会爱不释手。但此番,我也尤其喜欢刘庆邦了,此前零散的阅读显然没有形成对刘庆邦较为完整和清晰的认识,这一次,读了容纳五个故事的刘太邦文集《家园何处》,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会淘他的作品继续来了解他,感受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的小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