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个每睡必梦的人,听很多人说“我昨晚做梦了”,我会觉得奇怪,难道,睡觉不就得做梦吗。当我得知很多人正常状态是“一觉到天亮”时,我不知道该羡慕还是同情,因为,我不知道那种睡眠是什么滋味儿,是强于做梦,还是不如做梦。
跟别人无从对比,我就只能跟自己比。唯一可比的也就是做个恶梦好,还是做个美梦好。后来,我认为,还是做个恶梦好。让我说说原因吧:
简言之,恶梦醒来是解脱;美梦醒来是失落。
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的话,就是这样了:
常常会在与好友晚间聊天结束时祝福一句:祝你做个好梦。当然,这样的祝福能否现实另当别论,先说说美梦过后。我自己就曾经做过很多次的美梦,比如变漂亮了,比如吃好吃的了,再比如,找到如意白马王子了,或者与梦中情人相会了等等,梦都是短暂而易碎的,当天亮了,不得不从梦中醒来时,醒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是个梦呢,要是真的多好。人们的幸福指数往往与欲求高低有关,不做这样的美梦,生活会平淡如水,但平淡有平淡的安逸与幸福;可当美景呈现梦中时,人的预求指数会受到心理暗示,像水银计遇到温水,标记会蹭蹭上窜;当预求高,而又难实现时,失落感油然而生。什么是失落,就是想得到的,或者以为得到的,一下子失去了。如同龋齿遭遇了电钻,一个大窟窿的出现,总归是空落落的让人难受。
没有人会祝福别人“祝你做个恶梦”,大家都认为那不吉利。但是,事实上,分析一下,做美梦绝不如做个恶梦好。我就曾经做过很恶很恶(不是恶心的恶,是罪恶的恶)的梦,我被人杀了,或者我杀人了,或者我看到别人杀别人了,总之,很血腥,很暴力。这样的梦常常熬不到自然醒,一个激灵,这个梦就半途而废了。醒来后常常就是拍拍胸口,长吁一口气,感叹和庆幸一声:幸亏是个梦。这个时候,是如释重负和欣喜参半的。因为,自己还好好活着,自己也不是杀人犯,也没有目睹不和谐的血腥。再一想自己的生活,总好过梦境百倍千倍,于是,满足感油然而生。对生活满足,快乐与幸福指数就会升高。而快乐是生活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我深深感觉,如果能不做梦,尽量不做梦;实在非做梦不可,宁可做个恶梦,也不要做美梦。
附注:我最近做了一个美梦,梦醒后那份极度失落使我感慨,还不如不做这样的美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