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早想到的

(2009-12-09 08:56:56)
标签:

湖南

湘乡

踩踏事故

柴冬雁

杂谈

分类: 杂谈与浅评

    今早送女儿上学,看她混入人流,走进教室,我突然想到,今晚放学要对她讲讲湖南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件的事儿。并且,我要告诉女儿,当遇到拥挤人流时应该怎么办。

    湖南湘乡的事儿太恐怖了,8个孩子的生命换来太多人的感慨,为何危险总是这样无处不在?对那些死难家庭来讲,这件事儿太出乎意料之外,他们肯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孩子会因为相互拥挤而发生意外,更不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就那样没了。

    这几年,有五六次发生在学校的踩踏事件,其中,以2005年10月25日,发生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踩踏事故较为严重,有8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和这一次的踩踏事故级别相似。

    每一次事故都需要调查原因,这一次据说直接原因是两名学生淘气,手牵手拦住人群导致一名学生摔倒;而间接原因是学校安全意识不强,甚至还为此罢免了当地教育局局长职务。但我认为,更多原因还来自于基础教育。比如“礼让”意识。

    也许这和整体国民素质不无关系,这样说不是自我贬低,而是为了保持清醒认识。大人们坐公共汽车也拥挤,多不肯礼让。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也拼命的挤,大有谁挤在前边谁英雄的气势。孩子从中学到的基本就是“抢先为王”的理念。家长还教育孩子要做班级里的佼佼者,要抢在前边。至于老师,也多是宠爱名列前茅者,这些都让孩子们感觉,凡事要做“头子”。包括下楼时,一定要抢在前边,绝不能落后。

    当然,踩踏事件中,肯定有很多孩子是被动者,是被人流拥到人堆里的,不幸对于他们来讲,确实是一种“意外”。而学校在这种下雨天气,应该意识到孩子们会更多挤到离宿舍较近的出口,适当增加人力进行疏导极为必要,并且,错时放学为何在当天没有很好的执行等,这些都应该成为教训。当然,现在说再多的“应该”也于事无补,死去的孩子再不可能睁开眼睛,唯有当作前车之鉴,以防后患了。

    说实话,就这段时间以来,听到的关于死亡的消息太多了,远处有湖南,近处更多,鹤岗煤矿瓦斯爆炸夺走108名矿工生命;肇源客车自燃10名乘客死亡;阿城精神病患者千米沿线砍死两人;一名哈尔滨警察,一名方正县警察执勤时被撞身亡等等。都让人不得不感慨生命的脆弱和意外的不可抵抗。

    估计接下来,各所学校都将开展关于这起事故的讨论或者安全教育,最起码可能会发张单子告知学生们如何避免踩踏事故发生。但我同样也估计,这样的教育大概过个仨月俩月就会风声渐弱,再过一年半载则可能完全束之高阁。

    有时候人的某种意识要靠外力去提升,失去外力,这种意识就不再存在,这说明,它还没有完全上升到意识领域,必须要强化并巩固它,让它成为遇到狼就知道拔腿拼命跑,遇到大雨就能迅速躲到建筑物内以求遮挡这样的“下意识”,成为不用思考就能做到的习惯,这样才可能真正避免一些意外或者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加码训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