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可以安心在家休假,结果接到一个电话,很诚恳也很无奈的说,柴姐替个班吧,某某在北京没有回来,还发烧了……说实话,在H1N1流行的时下,“发烧”是极为敏感的字眼儿,不看别的,就冲“发烧”份上也得无条件答应啊。
但这不是普通的班,是夜班,是熬心熬眼又熬精力的班,要从晚六点一至坚持到十二点。俺也是有病在身的人,医生特别嘱咐要注意饮水和休息,可一熬到十二点,再咋注意也休息不好了呀。没辙,答应了,就只能做好。职责嘛,俺是党的人,知道啥是职责。
这不值班不知道,“马大哈”简直太多了。都是打来电话办理寻物的:哎呀,我打车把包落在后座了;麻烦一下,我在公共汽车上把手机弄掉了;大姐(明显比我老还叫我大姐!),我身份证和钱包落在出租车上了;哎呀,我的一只鞋丢车上了(肯定是大酒鬼)……反正一个晚上下来,办理寻物和咨询寻物的不下二十人。就象我前两天感慨,不到医院不知道,耳鼻喉有问题的人竟然那么多;不在交通台值班不知道,“马大哈”们怎么这么多。
其实,这只是丢东西者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其实,“马大哈”的数量远比我们想象得还多。有些“马大哈”还挺气人,他们对播寻物启事要收费的事儿不理解,说你们不是为人民服务吗,怎么还收钱,我就半开玩笑说,收钱是提醒你以后别再丢三落四,这也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一个干脆说,我丢的东西也不值一百啊,你们也太黑了吧?我就说,不太值钱就别找了吧,我们的节目含金量可都挺高,浪费不起啊。
一部分“马大哈”听说寻物收钱就放弃寻找了,但他们肯定耿耿于怀。但事实上,真的播了也不见得就一定找回啊,时下人的个人素质可是千差万别的。不过,好心人真的大有人在,不承认是不行的。今晚就有一个,那边丢东西的人在往我们这里赶,要交钱办寻物,这边出租车司机已经把人家丢的东西送到那人住的旅馆了。交通台就象一个信息交换大平台,司机给我们打电话说,在某某旅馆居住的那个人儿如果去办寻物,别让他花钱了,我给他送回来了。这样的事儿挺多,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失物招领”平台,拣到东西的另行登记,那也是一天十几二十条的数量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