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你给我感动

(2009-05-13 10:13:41)
标签:

生活

随笔

李佳明

柴冬雁

图片

杂谈

分类: 我或我们的生活

     感谢你给我感动

     李佳明是一个让人认识了就放不下的孩子。

    2008年2月份,佳木斯云环小学五年级学生李佳明坐进了我的教室,从此我们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们还不十分熟悉的一个多月以后,她写给我一封长信:

     就在我第一次听您讲课时,我就被您那亲切的笑容和生动的语言所吸引。我本是来听另一位老师上课的,无意中坐进您的教室,决定成为您的学生。您用讲述身边的生活例子让我感觉到,您不但能教我口才知识,还能教我做人的道理……

    这大概便是“惺惺相惜”吧。我的亲切吸引了李佳明;李佳明则用她的真诚与细腻打动了我。

    李佳明是个特别认真和刻苦的孩子,在那个班,她是年龄最小但表现最好的一个。起初她很胆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但每次被我叫起来,她都会“一鸣惊人”。她在给我的信中还说,她能读懂我的眼神,正是那些眼神使她站在台上充满自信。

    经过将近半年的学习,2008年暑假到了,由北京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阳光之星”口才大赛要在北京举行。李佳明因为刻苦勤奋、成绩突出而在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全校选派的三名学员中的一个。比赛中,因心态调整得好,加之准备的充分,李佳明一举夺得“阳光之星”口才大赛全国第一名的桂冠。当她把报喜的短信第一时间发送给我,当她和妈妈风尘仆仆捧着证书远道归来, 当出现在我面前的李佳明用黑亮的透着兴奋的眼睛看着我时,我被强烈地感染了。而在这份感染之余,则是深深的感动。

    “阳光之星”大赛结果公布后,当地电视台提出带决赛前六名去北京游览,征询大家意见时,别的孩子都嚷着要去欢乐谷、游乐场,李佳明却提出要去清华北大。可惜北大因为奥运在即提前封校,他们只参观了清华大学。李佳明偷偷跟妈妈说:“妈,将来我一定穿一身清华大学校服给你看。”

    在北京游乐场,其他孩子都嚷着让父母买五六块钱一个的冰淇淋,李佳明妈妈也要买,李佳明却说什么也不让,娘俩争执不下,“气”得李佳明妈妈眼泪都掉下来了,李佳明却说,她根本就不喜欢吃甜食,喝水最解渴。其实,妈妈比谁都知道自己的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从北京回来,李佳明送我女儿一枚颈链,上写“瑾瑾,一生平安”。我很奇怪她怎么会知道我女儿的名字,李佳明妈妈说:“你有一次讲课说很多人容易把in和ing混淆,你举例说你女儿小伙伴就老叫你女儿‘yan jing’,李佳明就记住了她叫闫瑾。”

    因为小小的意外,身获“阳光之星”口才大赛全国第一名的李佳明差一点没能拿到“优秀教师指导奖”,李佳明亲去找大赛组委会负责人,羞涩着胆怯着却又异常勇敢地问人家“我是第一名,我的老师该不该有‘优秀指导教师奖’”。最终,按照规定,她为她的口才老师争得了这份殊荣。原本,我并不十分在意这样的身外之物,我更在意我的学生能不能更好地发挥和展示自己,但现在我很在意,因为,它承载着李佳明的勇敢、正义以及一个十一岁北方女孩一种内在的力量,那份证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它原有的意义,我会因此倍加珍视它。

    从北京回来的李佳明成为小明星,有了很多表演和展示的机会,学校的许多活动也多安排她来主持或者组织,这个曾经见人说话就脸红,上课极少发言,羞涩内向的小姑娘在一次次锻炼中大方起来、成熟起来。我经常会接到她用母亲手机发来的短信,一个小鬼脸或者一段温馨的问候总能给我带来丝丝温暖,更多时候是好消息,比如奥数得了满分或者接待参观团解说成功,或者主持某大型活动一切顺利、受到赞誉等等。有时候,她还会抽空和妈妈来看我,虽然每次匆匆忙忙只能说上几句话,但都让我很长时间沉浸在一种幸福之中。

    世上不是只有学生需要感谢老师,作为老师,我也要深深感谢我的学生----李佳明,感谢李佳明用她的刻苦见证了我的教学,感谢李佳明用她的真诚带给我欣慰,更要感谢李佳明用她的行动带给我一次次莫大的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