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结婚互助组》时,我把关掉的手机按了开机,看到2:36字样时我吓了一跳,我知道时间一定很晚,但没想到这么晚了。不过,我也对自己的阅读速度表示了惊诧,从前夜21:00开始至此,仅用了五个半小时我就读完全书,且相对仔细,这是我很久做不到的事了。而且,我似乎也很久很久没有享受这种“手难释卷”的感觉了。看到一半时,看一眼熟睡中的女儿,眨了眨已疲乏的眼睛,我是想放弃次日再读的,但终究没舍得放弃,便继续翻了页。等页数越剩越少时,放弃的念头就越来越淡薄了。
五十多本书邮到时我就通过阅读第一本书为自己做了计算,读池莉的《致无尽岁月》我用去十天左右时间,这么计算五十多本要五百多天,且其中象《明朝那些事儿》部头相对更大,用的时间将可能更多,再加上有时会相对忙一些,五百多天只是保守估计;然而,读了乔叶的《结婚互助组》我发现,天数的计算并不科学和缜密。如果都象这本书的阅读神速,五十多本也就五十多天,那可与前边的计算相去甚远。我暗笑自己的幼稚,咋象小时候攒钱,非要一遍一遍数过来,非要掌握个准确数儿呢。再说,我也不可能读每一本书都心血来潮通宵达旦,那样心脏受不了、神经受不了、眼睛受不了、嗓子也受不了。
不是吗?今天早上,宝贵的三个半小时睡眠在手机铃声中结束时,我的心跳得比往日快;脑子明显有些混沌;眼睛极为干涩;直播节目时嗓子象刚买回家的劣制二胡,做工不精细不说,还缺少磨炼,声音不圆润。我跟搭挡说昨晚看书至凌晨,搭档说他也很久没这么看过书了。看着我的兴奋----读过一本好书的兴奋,他似有极大的憧憬。
乔叶是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喜欢她编出来的合乎情理也符合人性的故事,更喜欢她大量使用的比喻句。今晨跟同事说,不知道这本小说有没有拍成电视剧,如果拍了,肯定要比当年的《渴望》后来的《牵手》更有收视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