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啷”,手机来短信了。我正在录音间里录制东西,赶紧停下翻看。“冬雁,你和小宝贝儿最近好吗?”来短信者是孩子奶奶,我从前的婆婆。我很吃惊,因为老人家60多岁了,买个手机一向只会打和接,其他功能并不会。我赶紧回过去“妈妈,我和孩子都很好,请放心。您会发短信了呀?”结果,等了大概得有十分钟左右,才回复一条短信“打得很慢”。我笑着回复“妈妈很厉害。晚上回去给您打电话”。不过我在暗自计算,老人家打四个字要十分钟,第一条短信不知道用了多长时间才完成。
其实,这不是婆婆发给我的第一条短信,我生日那天一大早,一条生日祝福短信就发来了,简短的“冬雁,生日快乐!”,我的手机号附在了后边。婆婆并不会发短信,曾经有一次通电话,婆婆说,连看短信她都不会。这次的短信连带后边附着的手机号让我铁定以为,短信是婆婆找人帮忙发的,婆婆一定是把文字和手机号码一并交给人家,帮忙者不明就里,直接连电话号码都打上了。
就是这次收到婆婆短信,我也仍然没有想到上次的生日祝福短信是出自婆婆自己的手。直到晚上回家和女儿一起给老人家打电话才得知,为了打出上次那几个字,婆婆不到五点就起床,“鼓捣”到六点半。婆婆说,因为那天是星期天,知道我上一天课,不方便接电话,加上不想让我早上睡不好觉,就想起了时髦的办法----发短信。结果,打字打得本来就慢,打完了字,还不知道电话号码输在哪儿,就直接打进短信里边了。结果,摆弄半天也发送不出去,就按了退出键,短信没了,把老人急得够呛,光在那儿团团转,一大清早连做饭都耽误了。后来,是公公和她一起找。终于,不知道摆弄哪儿,这条短信又回来了,大喜过望的老人家按出号码,把这条“珍贵”的短信发了出来……婆婆一边大笑着一边说这个经过,可我听着,却心里一阵阵发酸的,几度差一点流下眼泪。
这是一位我多年一直敬重和爱着的老人,她身上的乐观,以及她的积极向上,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没有缘份继续以婆媳的关系共处,但我们母女般的情谊并没有因为一种关系的了结而受到影响。在此,我遥祝老人家身体健康,当然,也包括我那位学识渊博的曾经的公公,他一样爱我如女。祝福两位老人晚年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