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理“好友”,宁缺勿滥

(2009-03-22 21:07:34)
标签:

生活

随笔

好友

博客

柴冬雁

杂谈

分类: 我或我们的生活

    前几日在“土豆也叫马铃薯” 的博客里看到他清理“好友”的文字,便也产生这个动意。博客结交好友分主动与被动两种,事实证明,最终被我清理的多为我被动接受的那部分。

    这在冥冥中似乎符合了男女恋爱中的某条定律,越是追逐你的,反而不被你所重视;越是你追逐的,你常常倍难放弃。这只是个玩笑。其实,清理中,我不过是遵循了“志同道合”这条简单的定律而已。

    经再三思虑,我删除了以下几类人:
    一,写博不能坚持的人。

    我也不是一个善于坚持的人,但自开博至今,我最多没有超过半月不更新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这能证明我有什么美德,也从不“为赋新辞强说愁”。我讨厌无病呻吟式的写作,而我也绝不做因为要更新而非要发表无端评论的无聊事。我只是把生活中或大或小的事情及时记录出来,以实现“博客”网络日志的基本功能,仅此而已。而对于那些超过半年都不曾在自己的自留地上耕耘过一锄的人,我决定将他删除。这样的人即便做农民,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他会让他的田地荒芜。这和一个人是不是勤奋有关,也和一个人起码的责任感有关,而缺失责任感的人是我所不齿的。

    二,靠博客招揽生意的人。

    有几个治牙的,美容的,甚至卖健身器材在我的好友簿里,我对他们何时进入不得而知。我印象中,但凡加我的,我不看其博客内容,也会分辨博客名字,以做简单的筛选。也许是某几次加我的人比较集中,我便有些“慌不择友”。加之,至今我也觉得,肯加我的人皆是瞧得起我的人,我没有理由将之拒之千里之外,这样一来,个别有所图的分子便有了可乘之机。最让我生气的是一个自称“阿妹”的人,博客里都是些不健康内容,我删除她,她几日后又能回来,有些“阴魂不散”的感觉。这次,我再度将其删除。

    三,写工作博客的人。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我的博客是为生活而开,是我自己的人私人空间,所以,我愿意通过博客结交与我一样志趣的人,这便是所谓的“趣味相投”吧。有些人把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总结乃至所得的证书,所获的殊荣全都搬到博客里,一进他的领地就象进了他的办公室,甚至陈列馆,我不喜欢,也觉得生疏。还有人甚至在博客里传道授业,把他的业务论文一篇一篇发将出来,还特别邀请我去看,我首先要无比感谢,然后要无比歉意地告诉这样的朋友,嘿嘿,原谅俺才疏学浅,深奥的东西俺看不太懂唉。

    四,年纪较小的人。

    也有个别小弟小妹被我删除了,毕竟我已三十有几,看小孩子的文章多少有些酸掉牙的感觉。里边有很多网络新词汇,比如“东东”,比如“偶”,读来不太习惯。我想我是真的老了,竟然觉得与80、90后有了代沟。代沟这玩意儿无形无影却顽固不化地存在,不可小觑,不容忽视,想来想去,还是别非往年青堆里混,哪凉快咱上哪呆一会得了。

    五,颓废自卑的人。

    每个人都有颓废的一面,但别把颓废象古玩象祖宗遗像似的供在那儿。你可以把你骨子里那一点颓废放回骨子里去,把你骨子里的阳光坚强掏出来。人必须要向上,要劲头十足。我承认我也颓废过,但我最终还是觉得,无论你以什么状态活着,你都必须活着。既然如此,为何不尽量积极地活着?尤其有一些“怨妇”,整日在文字里唉叹生活的不幸,看她的文字似乎就看到她挂着无限愁怨的没有生气的苍白的拉长的毫不招人待见的脸。何必?不美,可以微笑;不微笑,可以从容;不从容最起码也可以镇定……象林黛玉一样整天唉声叹气多愁善感,恐怕只有宝玉这样的“情痴”(此痴即弱智的意思)才肯怜爱吧?

    删除了这样几类人,我觉得我的自留地一下子纯净了许多。再翻开好友簿我就觉得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了。我删和删我的人,大家都各自保重,博中取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至善则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