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优良----公益湘军马前卒

(2009-02-27 20:29:22)
标签:

人物

刘优良

博士

军人

柴冬雁

杂谈

分类: 我或我们的生活

   刘优良博士是湖南省首届金牌志(义)工。他是我远在千里之外,虽不曾谋面,但已关注较久的志愿者朋友。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刘优良倡导的为四川震区“捐一本书,写一封信”的活动“波及”到了东北,我所在的这座北方小城的一些大学生都在行动,作为黑龙江省佳木斯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我决定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参与并支持他,支持这项对灾区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及时雨”的活动。也因为如此,我对刘优良有了第一次远程采访,那时他在四川震区的帐篷里,带着湖南腔的他向我介绍着灾区的近况,尤其是对灾区孩子未来一些长远的忧虑和关切。他的见地深刻,语言朴实,表达准确到位,短句子很多。或许他所处的情境更多地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他的一些话至今还在我听筒边回响:“灾区会不会被遗忘?”“每一个人都来做点什么,我们的力量就很大”。那次的采访过后我热血沸腾,不仅因为一期专题报道的成功,更因为自己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连线博士,他的这个暑期行色匆匆:2008年6月,刚刚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第二天,他急切的离开海风凉爽的厦门,只身抵达酷热的四川,凭着他的感召与影响以及排除万难的精神,短短几天内在什邡市把一个爱心图书馆和志愿者之家建立起来,募集实用书籍4万多册,信件、衣物数万件,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相继来此服务。灾区人们称这样的图书馆为灾区孩子的精神家园,称刘优良博士为爱心大使。那些时日,震区余震频仍,天气暴戾,夜晚时常电闪雷鸣,泥石流让司机不肯开进,他只能徒步行进到红白镇的帐篷中去慰问孩子。当时他是瞒着家人赶到震区的,临行前将所有行李打包寄给家人,我不知道他当时是怎样一番心情,但他一定抱定了危急关头军人那种义无返顾的心思。
    后来,随着对他的公益活动的了解,我对他的认识逐渐加深,而且得知他真的来自军中,是武警湖南总队一名副处级干部。他出生在湘北乡村,汨罗江蜿蜒流过,被誉为“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大诗人屈原即沉渊于此。不知是不是沾染了屈原的诗书之气,他自小聪颖好学,加之刻苦上进,成为十里八乡的佼佼者,但少年时因缺少书读而导致的文化饥饿感让他至今遗憾于心,以致在繁忙喧嚣的都市生活中,他也忘不了对弱者尤其是留守乡村的孩子们多一份关心与关注。大学毕业后他携笔从戎,在武警部队的十多年间,他又先后考取了新闻学硕士和行政管理的博士,在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这两所美丽的大学得到熏陶。他的博士同学说起他时曾提到,“他最喜欢的就是到图书馆安安静静的看书。”独爱图书馆,或许是他发起捐建全国系列乡村图书馆的初衷之一。
    2007年7月,刘优良博士发起的全国最大的完全由民间志愿者捐建的乡村图书馆在湖南汨罗开馆,现在已被评为湖南“岳阳市关爱留守儿童示范点”。继之后,他又陆续发起捐建了福建海西乡村图书馆和四川震区爱心图书馆。这虽然不是刘优良一己之力的功劳,却是他牵头策划并克服种种困难努力达成的。而按照他的设想,这种举民间之力建起的公益图书馆或者乡村服务点还应更多,应呈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和青年志愿者都行动起来,为乡村或者自己的家乡去做点事;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可通过公益事业营销的方式参与;政府也应该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形成一个反哺和建设新农村的文化合作网络。这些事关国家农村政策的专业性设想和思辨,一直在这位博士志愿者的脑海中萦绕。于是,他开始践行,探路,理论提升……他一向反感在“空调房里”做学问,在他看来,做学问不是闭门造车,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能与民生相关,发现和解决些当下的现实问题。媒体曾刊发过一张他带领一群大学生帮农民收割稻谷的照片,博士参加“双抢”,或许会有人觉得大材小用,是在浪费博士们的时间与智力。但在我看来,这种与村民一起劳动,正是他们深入农村的见证,是沟通农民的最好方式,希望这样的“田野博士”越来越多。
    武警部队多年的培养,使他有着雷厉风行的作风。学术殿堂的多年历练,又让他具备了缜密的思维。他慎言谨行,执着公益;他目标坚定,问学不止。实际上,一直以来,无论是在部队这所大学校,还是在大学校园,他都努力去学会和践行两个字,那就是:“感恩”。他正是通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感恩之旅,寄书香将大爱送到偏远的乡村,传递给困苦中的人们。写到这里,我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杜甫所写的两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怎么都觉得象是在写刘优良博士这样的人,不是吗?他们希望普天之下的贫苦孩子都有书读,都能得到温暖与关爱,都有一个美好的起点。
    2008年被人们称作志愿者元年,公益之师异军突起。自古以来,就有“无湘不成军”的佳话,近几年,经济还不发达的湖南,公益事业如火如荼,走在全国的先进行列,这正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性格在公益慈善领域的体现。结合刘优良博士一向自谦、低调的行事风格以及“当兵” 的历史与现实,我或可称其为“公益湘军马前卒”,但实际上,他无疑是这支公益劲旅中的先锋与悍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