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年十月份,李佳明一家就收到了天津艺校的诚挚邀请函,让十二岁的佳明到那里学曲艺,负责给李佳明的父母安排工作,天津艺校还可以给安排免费的公寓。这对很多人家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儿,毕竟天津无论从地域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要强于我们这座北方小城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可李佳明一家为此却犹豫了。去学了曲艺就意味着将来必须走曲艺这条路,而事实上,佳明已经得到过全国口才大赛特等奖,作文一等奖等荣誉。并不是得了荣誉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这个孩子学什么象什么,身上那股子刻苦劲儿注定她将来必成大器。可是,是成为一个未来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还是成为一个在曲艺方面有所发展的人呢?面对这个问题,佳明全家开始了矛盾。也为去天津做了种种准备,就是苦练歌曲、舞蹈和拉小提琴,为此还花费大量业余时间排练,但并没有铁心迁移,终究还犹豫在患得患失之间。
临要决定是否买票,年后是否出发前,佳明妈妈给我打来电话,让我无论如何给出一个主意,就是去还是不去。说实话,作为佳明的口才老师,我能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出什么主意呢。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佳明去了天津艺校就等于提前端上了饭碗,人家承诺,将来至少能做一个电视编导;可佳明如果安心文化课业的学习,她未来的路可能甚至根本就能强于电视编导。但是,谁能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断言前程呢?在与佳明妈妈长达半个小时的电话交谈中,我仅是帮她分析了一下具体形势,分析了去与不去的利弊。佳明妈妈说,他们家三口目前也分成两个意见,孩子父亲主张不去,她则主张去,孩子是听父母的……这就难了,三个人本来可以表决出结果,怕的就是一方弃权。
这件事儿确实令人矛盾,如果佳明为眼前这棵树而舍弃一片森林,这的确令人遗憾;可谁能知道舍弃了这棵树,未来还会不会有森林等待我们呢?当然,我是相信佳明的,我看得出这个孩子是有雄心壮志并且很积极向上的。因此,最终我委婉表态,要嘛让孩子爸爸做一回主,要嘛就采用唯心的方法---抓阄吧。
第二天晚上,佳明妈妈打来电话,欣喜地告诉我---不去了。已经腊月二十八了,这个消息不亚于在告诉我,我们可以在家安心过春节了。我问是抓阄抓出来的结果吗,佳明妈妈说,没抓,主要还是觉得应该相信佳明,相信她能把握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为这个消息也异常欣喜,因为这是一份信任和期待。佳明妈妈告诉我,佳明说了,将来好好学习,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争取当国家教育部部长,让中国的教育结构更加合理,不至于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各种特长班,不至于偏远城市的孩子考北大清华要六百多分,可北京的孩子只四五百分就能被清华北大录取……
做出这个决定应该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如同三岔口上的抉择,不可能不犹豫不矛盾不踟躇,那种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但现在终于可以放下心理的包袱,这个年应该过得可以轻松一些了。祝福佳明一家新春快乐,也祝福所有博友新春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