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最近我只是闷头偶作,极少光顾别家,明显感觉博客人气锐减。这是个崇尚“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时代,我要深刻反省并改正自己。
手艺,就是手上的技艺,比如能编会织为手艺,能铆会焊是手艺,会烹饪、能美发、会盖楼、能设计等等等等均为手艺。当然,手上的功夫绝不单靠手来完成,必须辅以脑力。其实,一切行为都离不开脑,脑才是最能干的一个。
手气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手气应该是手上的运气,比如摸个彩票,打个麻将什么的能时常开彩,能常常全胜,这便是人们观念当中的手气。
手艺和手气的共同点就是,都由手来完成,手是主体。
有人说,二十年前日本电影里的典子,不就是没有手,靠脚来完成写字、吃饭、编织这些事儿的吗,难道离了手真干不成事儿?这是特例,什么事儿没有个特例呀?严格说来,典子那叫“脚艺”。
手艺和手气的不同点就是,前者靠大脑,后者则与大脑几乎无关。
彩票谁人都可以购买,包括一个傻子,只要他拿着钱就能买,随机选号,不用动脑,但他也具有中奖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一旦即成现实,傻子的手就成了金手,他便成为一个有手气的人,“傻子买彩票中奖”便是完全不用脑的情况;但麻将无论输赢就都需要一些脑力了,这便是用“几乎”一词的原因。会打麻将者多为智商正常,或者超常者。傻子缺少脑力极少会打麻将,即使猛劲儿学会,估计也没人愿意和他打。但你必须得承认,就算你智商高水平高,也时常会遭遇“全军覆没”的境况。和你同麻者本来个个水平一般,可他们你方胡罢我方胡,就把水平高的你给“瓜分”了。你还不能不服气,牌术就摆在那儿,明明马上搂胡,可是,上家早你一步胡了;明明眼前这张牌抓到手就圆满了,可“咔嚓”就让对家给叉上了。没辙,这就是今儿的手气。
手气究竟是个啥,不如问一声运气究竟是个啥,这个东西可能没人能说清,太抽象。我七八岁时刚开始流行现场摸奖,不象现在,多是现金交易,那时候就是黑白电视了,电饭煲了,自行车了,不如现在贵重,但绝对吸引力超大,邻居有个长我一岁的小哥叫大海,手气极好,一摸就能摸个电视,一摸就摸个电饭煲,后来邻居都把钱给他,让他帮摸,他也几乎屡摸屡中,极少失手。因为那时一个家庭用于买彩票的钱是有限的,不象现在动辄耗资千元或者万元,所以,卖彩票的才不至于被大海摸黄。大海家就靠他的手气提前用上了各种家用电器。
手气或者说运气是个不定数,是指望不上的。指望不上的东西就不能指望,指望来指望去没遂心愿,可能还要失望懊恼甚至痛苦。比如有一部分彩民买彩票买到走火入魔,耗巨资买彩票,弄得倾家荡产或者家破人亡,运气没来,霉头倒来了。手艺这个东西可以指望,只要你煞下心来学一门手艺,你就可以指望他维持、改善或者提高生活水平。时下,手艺的内涵已经更加宽泛,比如你口才好,你可以搞推销,你长得漂亮还会走模特步,你就可以当模特,反正只要是拥有一技之长,你就都可以统称为“有手艺”。
别指望手气,要依靠手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