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回来了。在此,先向各位分别没几天,但恍若经年的博友们问声好并祝福一下愉快。
在去通辽的火车上,通过闲聊,了解到如下信息:通辽是在沙漠上建立起来的一座城市,地域很辽阔,但市内只有四十万人口。这里被称为“北京后花园”,当这里起风沙时,则北京就快要沙尘暴了。近一两年搞了绿化工作,但仍比较难于见到大片树木。
进入通辽境内,我开始睁大眼睛看这里的景物,映入眼帘的就是漫天飞舞的沙尘,能见度很低,还飘飞着一只又一只白色方便袋,景色蔚为壮观。路上行人骑摩托车的特别多,不论男女,多戴着大口罩。大概也是因为需要的缘故,通辽不少店里都出售各种各样的口罩,颜色各异,很是丰富。
通辽尽管是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城市,但城里蒙族人并不多,偶尔得见一二。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在通辽这块土地上发现一家美容院,而女人们的肤色多暗黄且干燥。我们以为进了联通大厦,这里没风吹没雨淋,女人肤质会好些,结果一样。据说,通辽并不是一座旅游城市,但住宿业特别发达,从火车站开始,一直延伸到当地的百货大楼,高中低档宾馆旅店招待所不下百家。因为涉及住宿问题,我们着实对比了几家,还真不贵,九十元的三人间有沙发有电视,还有洗浴和空调。当然,因为洗浴的人少,水不热;因为打了十元钱的折,空调没给开。
通辽物价低,这是一个意外发现。考完试傻等次日火车的时候,约上同伴出去逛了逛。这一逛可逛出了惊喜。正规大商场的衣服也非常好讲价,且本身标价不高。同样一件短款小棉袄,在家里可能标价六七百,打完折少了四百也下不来,可在当地标就标到三百多。本来犯愁回去带的东西多,可购物时根本就把这茬儿忘到了九霄云外。
通辽餐饮业经营者和很多地方一样有好有坏,有本分的,也有黑心肝的。早餐不幸地进入一家“黑店”,要了两杯奶,四张牛肉馅饼,结果另一桌的奶上来,没把我们吓死,用得是大扎啤杯。我们说不要了,退一杯,黑着面孔的老板娘说:不行,熬好了。等算账时,我们给大票让她找,她说找不开;我们说,那就得差三毛,她说不行,一分都不能少。事情僵化之时,我一样一样问了价钱,结果发现,她多算出一块六。面对如此尴尬情景,老板娘彻底黑了脸,她把找我们的零钱狠狠摔在餐桌上。我和同伴一起向她发了火。结果,倒霉的是临桌同来考试的家乡人,等我们这边处理完了,回去后听她们说,她们被少找了十块钱,回去找时,老板娘根本理都不理。考完试当天中午吃过手扒羊肉,到了吃晚饭时间,实在吃不下去油腻的东西,就到处寻摸粥铺。进一家店里一问没粥,扭身要走,店员主动热情的介绍,你们想吃粥,北走二十米就有。心生一种安慰,谁说同行是冤家,看人家这度量。不过,出了店门,我们以“小人之人度人家君子之腹”,我们俩玩笑着说,没准两家店是一家开的,或者没准他们是亲戚呢。
通辽的大道特别宽,并行十辆小车没问题。仅有的几栋高层建筑点缀修饰着并不豪华这座城市。通辽当地的特产是牛肉干和奶豆腐。听同行者说,奶豆腐吃起来就象嚼完的口香糖,所以,实在对它没兴趣。通辽的牛肉干也是林林种种,不一而足。什么兴发牌牛肉干,草原旭日牛肉干等。它有两种包装,现炸的和风干的。能运出去的都是后者,所以,不到当地,没有机会品尝到新炸的风味牛肉干。听说我们当地百货大楼也有牛肉干出售,吃完这里的,一定回去尝尝家里的,对比一下正宗程度。
同行者近五十人,临走都大包小裹买东买西,有不少甚至整箱拎着马奶酒,并购置当地的“酒囊”和“蒙古帽”。如果有人撰写通辽史志,大概会有这样一笔:2007年11月中旬,一支达五十人的黑龙江人队伍,极大地繁荣和拉动了通辽的市场经济。
11月19日,在天上还点缀着星星的凌晨三点,我们挥手告别通辽,告别了这需转乘火车才能抵达的偏远城市,告别了这不因考试今生可能无缘相见的城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