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图片视觉 |
分类: 我或我们的生活 |
9月30日带女儿乘坐火车回娘家。途中拍摄了这张照片。
每张座位上都坐着彼此陌生的面孔,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也走向四面八方。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并不知道对面那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我只在表面看出,我对面座位上的两个女生动作亲昵,超出了同性范围,而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女生长了一副男生的脸。这就是生活,时刻充斥着“想不到”,而活在其中的人,也许觉得再自然不过。
这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用来玩的年代。玩股票的,玩基金的,玩彩票的……玩狗的,玩鸟的,玩白鼠的,甚至还有玩乌龟的。我斜对面这位女士有近四十岁的样子,却戴了一顶俏皮的八角帽,妆也画得相对大胆。我怕侵犯她的肖像权而只拍了她手里的乌龟,还不十分清晰。嘻嘻!
在母亲生活的小镇上,我看到这支自行车队伍。未及询问他们来自哪里,他们便疾驰而过。猜测大概是一支志愿者队伍或者自发的什么环城环省或周游全国的组织。这些年,这样的民间组织很多,大都冠以“**协会”称号,尤其2008奥运会之前,这样的队伍更是屡见不鲜。等我有闲情有闲时时,我也愿意骑着自行车周游,会很惬意的,尤其还健身。
这是母亲家邻居散养在户外的几只鸡。它们在草丛或道边拣食菌虫,这样的鸡俗称“本地鸡”,是无公害绿色生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但没有机会看到,更极少有口福吃到。这样的鸡生出来的蛋个头不大,但货真价实,蛋黄是金黄色的,色泽诱人,且口感绵软。唉,本地鸡啊,吃到你和你产品的人口福不浅!
这是父母园子里种出来的葫萝卜,样子独特,属于畸形系列。绿腰说,一般这样的不能吃,属变异品种。但当她得知是自家园子生产的纯绿色植物时,就改变说法了,她说,这个肯定好吃,形状都象人参了。
在母亲菜园里徜徉的女儿大开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我告诉她,这是菠菜,那是油菜,这是葫萝卜,那是大白菜,她开心地大笑,然后在我说,拔棵菠菜时去拔了一棵菠菜,在我说薅根葫萝卜时就去薅了一根葫萝卜……有什么比这种实践教学法更有效呢?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也许真有人以为葫萝卜是树上结的呢。
女儿喜欢小兔,大概所有孩子都喜欢小兔。城市里的孩子买一只兔子可能要跟父母商量很久很久,而真正能长时间饲养小兔的也不会很多。因为一千多一平方米的楼房里养这些小生灵,显得不合时宜。只有在乡下,才会有多余的空间让小兔们自由生长。难怪女儿自打姥姥家增加了小兔成员,就总张罗着什么时候能去姥姥家,在这里,她可以大量释放她对小动物的热爱。
这是母亲花十二块钱买的一大袋子洋葱。母亲说,还真是便宜,大家都买,也买了。几日后,姐回来说,妈,那洋葱不能吃,那是宁安县打算出口,结果因为农药超标,没出口出去的。妈说,噢,那就不吃了。我当时也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妈妈一定扔掉。可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在市场上买的洋葱就肯定农药不超标吗?没准市场上卖的,还不如这打算出口的洋葱害处小呢。我们有很多国人都很懂得“废物利用”,这是一个民族的无奈啊。
看大树底下一字排开的这些算命先生们,还真是认学,无人算命时便与时俱进地学习。这年头,知识就是财富,这一点不假。算命这一行也讲究时代感,如果满嘴冒的仍然是陈词老调,估计算命者也会反感。所以,学习学习再学习是对各行各业的统一要求。向算命先生们的好学精神学习。
这幅图要结合下边那两幅一起看。牧牛人悠闲自得,赶着他的牛儿们在市政府大楼边上放牧。嗯?市政府大楼在哪呢?哝,看下边!
这就是与牧牛人一道之隔的市政府大楼,威严耸立,金壁辉煌。而实事求是的讲,在这里出入的人们烦恼可能要比那牧牛人多,他们面对的是人,而牧牛人面对的是牛。有人的地方就有战争,就容易激发矛盾。而与牛共处,更多是惬意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