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长咱的记性练练咱的脑

(2007-04-02 19:55:32)
分类: 杂谈与浅评
这两天实在是事务缠身,几次想要跟大伙说说练脑子的事儿,刚张口就被突来的琐事打断。好歹今晚相对安静,一口气把这事儿说完
 
许鹏是我的学生之一,那天下课,他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觉得我现在记东西比以前快多了,我说为什么,他说,练的呗。他咋练的我当然最清楚。我一星期总要给他们留一个背诵的作业,他说,一开始完成一篇背诵需要四天,现在两天就够了。这么看来,通过练习,他的效率提高了一倍。
 
我同事才三十出头,“老了,不行了,记性差劲儿”这句话就总挂嘴边。何止她,很多三四十岁的人都有这种反映。我告诉他们,你记性差劲儿和你老不老没关系,你那肥脑不用,你再年轻你也照样不行。如果他不服气,我就举我公公的例子。我说同样是人脑,我公公六十多了,记性咋还那么好呢?因为他一辈子都在背东西。
 
我自己不也有深刻体会吗?我老自诩自己是“应试”型的,平时并不象某些人那么刻苦努力,可每到考试,总能拿不太差的成绩,还老是得个一等二等奖学金什么的,气的那些书呆子直嘀咕:邪了啊,出鬼了啊,她怎么就比咱成绩高呢?那没办法,我临时抱佛脚,一个星期,就全都搞定。但上班后就不行了,记忆力急转直下,一日千里。有一次参加台里演出,练一只歌费了半个月劲,楞没把词背下来。
 
我妈在我怀闺女时一个劲儿劝我多吃核桃,说那玩意养脑,增加记忆力。我谨遵母命,一天吃俩,后来都吃恶心了,照样记东西费劲儿。我就纳闷,我上学时那股子劲头咋就忽拉一下子没了呢?
 
可是,有一次上课时,有一个学生问,老师,你让我们背的你都会背吗?这挑衅式的问话,一下子激起了我的斗志,我脱口而出说:会呀。我的天,这句话可惹了“大麻烦”,我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没事儿拿本书念经一样叨叨咕咕。一开始背段“将进酒”都得费半天力,后来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也觉得不太费力了。
 
有一天,看闻名于世的《卡尔威特教育法》,一下子拨亮了眼睛,噢,脑子是靠练的,不是靠补的。吃一百个核桃可能也比不上背一篇文章。脑子就象自行车,整天拉出去骑,不见得会生锈;可你冬天把它窝在楼道里,开春拉出去,就会发现,车圈、车把锈迹斑斑喽。
 
人过了三十岁,自己就会有惰性,有时候,也是客观情况使然,没什么需要动脑去背的东西,除非当了老师,不得已。正是这种思想,这种客观形势,导致很多人记忆力迅速降低。降下去容易,再升上去却难。当需要使用这种能力的时候,吃肥肉(据说每周四五片肥肉能补脑)、吃核桃、吃健脑丸,全都于事无补。那就象一个大量缺钙的人,每天只吃一个虾米一样,杯水车薪。真正有效的方式方法还是练习和实践。我就见过一个偏瘫患者,坚持每天走路,每天读报,后来他康复了。偏瘫患者的走路读报就相当于记忆力降低者的背诵。当然,我说的练习实践也是在脑子不缺乏营养的情况下,如果真是大脑乏养,还是有必要先补一下的。
 
不管怎么样,良好的记忆力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有很多能力我们都需要后天去刻意培养,这种我们曾经在学生时代有意或无意培养起来的能力,为什么要眼睁睁看着它在手边遗失呢?趁它没跑掉之前赶快抓住它,抓住它,它就永远属于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