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遇耍猴

(2006-07-30 14:52:58)
分类: 我或我们的生活

午间交过话费,漫步于步行街上,发现有一处堆满围观人群,凑前一看,竟然是耍猴的。说实话,这样的情景实在少见,听说不少南方小城长年都有这类玩意,而我们若不是逢三江国际旅游节,这样的盛景实难见到。

本不是爱凑趣的人,但是,还是驻足观赏了一会儿,确实有意思。三只小猴均被一根和它们小小身体不太相称的粗绳拴扯着,另外还有一只充当道具和配角的小哈巴狗。主人用低沉的外人不太容易听得清甚至听得懂的声音喊着口令,便见其中一只小猴蹭的一下窜到小狗背上,傲然一个要出征的猴将军了,这一情景引来一阵哄笑;又一声令下,另外一只小猴冲向主人,就在大家惊呼,以为小猴儿“毛”了的时候,且见小猴高抬手轻落下,一只毛爪温柔地伸向主人的一只耳朵,原来这竟是一个事先训练好的亲昵动作。第三只小猴必恭必敬,绕圈一周,向凑上前的小朋友表示友好,其实,示好的目的就是钱---或纸币或硬币。孩子也大胆,竟敢伸手把钱递往毛绒绒的猴爪,真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拿到钱的小猴十分赏光,以十分友好的态度伸爪出去,欲与送钱者握一握,在身边大人的鼓励下,孩子犹犹豫豫,一会儿看看自家大人,一会儿扭头看看可爱的小猴儿,伸将出去的小手又缩了回来,但最终在大人的鼓励下还是伸了出去。主人呵斥一句“俩手”,小猴便一只爪在下,一只爪在上,把一只孩子的嫩手捧握在两爪之间,逗得孩子吃吃笑,这幅仿若“老友相见格外亲”的场景也同时逗笑了围观者。主人更换口令,一只小猴就伸手拿起旁边的一根长木棍,非常象要攻击主人的样子,那副“端枪在手,蹑手蹑足”的样子象极了旧时的“日本鬼子”,主人低吓一声,“交枪不杀”,“日本鬼子”就立刻老老实实将“枪”放下,这一幕虽然简短,但却大快人心,人群里发出唏嘘声:“这猴驯得真听话”。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我看过一篇写驯猴者的小说,里边的描写很生动也很感人,很多时候为了生意,驯猴者要与耳鬓厮磨的猴面临生死离别,那情景也是令人挥泪不已的。猴和人心灵相通,每每与旧主分别,他们都要经历一段不吃不喝和不声不语,熬过来的会和新主人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熬不过的常常会绝食或抑郁而死。当时看这篇小说时我曾发出感叹:猴有时比人更重情重义!

    我只看了不足十分钟就转身离去,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围观者都要投钱币,我为我的“白看”有一点汗颜。离去的路上,我在想,为刚才那几眼真该花点钱,要不然,于我而言,多少有点“对不起”驯猴者或千里迢迢,或不远万里的这次奔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伤心对话
后一篇:亲眼所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