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看电视剧了,前两天,女儿拿着控制器浏览电视节目,我无意中听到中央一套播的电视剧里提到“佳木斯”三个字,这可是十分难得的,毕竟人家是“央视”也,央视能提一提咱这偏僻小城总归是件无上光荣的事儿,甭管它是好事儿还是坏事,总之,那是“知名度”的象征。结果强行把摇控器从女儿手里抢过来(我闺女两周岁多的小小心灵间还没有家乡荣辱观念,所以,她还想继续换台)把频道暂时锁定在央视一套上。结果仔细一看,看出了问题,那里说有一个侵占国家财产的人逃亡到了佳木斯(果然不是什么好事儿,佳木斯在这部剧里充其量是个避难所),按理,这部剧既然直接用了城市真名,就该有纪实成份在里边,那么,拍摄时也应该以实为实,发生在哪儿的事儿就到哪儿去拍,然而,我睁大眼睛看画面上的佳木斯,怎么着都找不着真正能显示佳木斯特征的地方。剧中有两三处场景更换,然而,十分“凑巧,都是夜幕下的场景,其实,分析一下便知,因为没有真正到佳木斯来拍,也就要想办法遮掩一下,那么,现成的夜幕就是最好的“遮假布”了。唉,在央视一套放映的电视剧都如此不“实事求是”,还指望别的台能放出什么“实事求是”的片子呢?诚然,影视剧不强求非要照搬生活原型,可是,从艺术角度上讲,它应该是高于生活的同时,来源于生活的,如果连最起码的“来源于”生活都做不到,那也就谈不上“高于”生活,而是“脱离”生活了。
从这部电视剧上看,央视对影视剧的审核不尽严格,最起码在一些细节上没有做到“百密无一疏”。作为看客,也许我有些挑剔,甚至苛刻,事实上,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我从这件事情上产生一些疑问,就是这里边是不是在体现一个态度问题,或者说态度是否“严谨”的问题。若持有严谨态度,则无论事儿多小,都一律严谨;若不严谨,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小来小去的事儿也就得过且过了。那么,一部影视剧造点儿假没什么,若是一则新闻报道呢,或者是与亿万受众有关的广告呢?如果都造了假,那后果可就严重得多了。事实上,现在的假新闻少吗?假广告少吗?不少。问题是,这些假的东西由哪里发布。如果由一份街头小报或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媒体来传播,那人们会觉得再正常不过,甚至人们从不会去相信那些本来百分之百真实的东西,原因就在于----那是个小媒体,相信它你就是傻子(虽然这个观念太偏激,但却是真实的存在)。因此,央视因其地位所在,就成了不管怎么样,人们都会相信的媒体,这也就是所谓的至高无上的媒体“公信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央视不能造假,也永远不应该造假,所以,它哪怕一点点造假的行为都会让人失望至极,它的那个小小的“假”也会被无形放大。这就是我为什么对央视(中央一套比其他频道还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度,这是一种历史遗留因素的结果)电视剧里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吹毛求疵的原因,毕竟你是央视,毕竟你还是央视一套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