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万里行·在探访金陵中回望“民国”

标签:
总统府中山陵夫子庙秦淮河老门东 |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到南京。虽然南京作为一个六朝古都、一个省会城市,可是我们对这个城市多少还是有点陌生的,中山陵、紫金山、“总统府”、夫子庙等都是在旅游攻略中经常会提到的地方,更多具体的内容还是不太清楚。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我们游览了南京的部分景点,对这个六朝古都、金粉之地有了些了解,不再陌生。
南京总统府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许多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在我的印象中,记得最清楚的画面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冲上总统府的门楼上,将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踢下,插上鲜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现在终于看到了真实的南京总统府的大门。
走进总统府,通过前厅大堂内的六幅巨大的油画后才知道,清代时这里是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又被兴建为洪秀全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为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可以说,这座总统府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变迁。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旧址和孙中山的办公室
国民政府总统办公机关建筑及蒋介石的办公室。可以看出,虽然同在一个院子里,两代总统办公场所的风格差别还是很大的。
孙中山的坐像,守望着中国近一百年来风云变幻的历史。
一百年,中国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今天中国美好的一切,可以告慰无数革命先驱的英灵了。
总统府内东西两个花园,都是江南园林的风格,亭台楼榭、假山石舫一应俱全,园子虽小但精巧别致。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渊源之地。夫子庙就位于秦淮河北岸,是供奉祭祀孔子的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荟萃了金陵的历史人文,凡到南京来必到夫子庙。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天正下着雨,但整个街区仍然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现在的夫子庙,承袭了历史上商业发达、商贾云集的特有风貌,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一直这么延续着。
在夫子庙街区,我们带着看热闹的心态匆匆而过,看一看满街在卖的南京盐水鸭、各色小吃,以及南来北往的游客,感受这繁华的气氛。
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乌衣巷”的牌坊,刘禹锡的《乌衣巷》立刻就跳入到大脑中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实,乌衣巷并不长,现在的景象与刘禹锡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也大不一样了,但这毕竟是很有名的一条小巷啊!
“老门东”,是南京的一个历史风貌街区,这是我们到了南京以后在网上搜索热门旅游地时,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因地处南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是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门东里的建筑,按照清代、民国时的风格修复起来的,大多是以青灰色的砖墙为基调,马头墙、小开窗,墙头上爬满了绿色的植物,看起来古色古香。
走进窄窄的小巷里,湿漉漉的石板地、两边壁立的山墙,四周静悄悄的,立刻就有一种穿越在过去的那个年代里的感觉。
逛累了,找一家茶馆坐下来休息一下,在南京老城里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度过一个闲适的下午,也是很不错的旅游方式。
入夜时分,我们又转回到夫子庙,在夜色中夫子庙另有一番韵味,灯火勾勒出房屋的轮廓,秦淮河上夜游的船只来往穿梭,“六朝金粉”的景象被完全的复制出来了。朱自清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细腻的描绘了秦淮河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而我此时感受到的则是“秦淮河里的桨声灯影和夫子庙前的摩肩接蹱”了。
在夫子庙的旁边是“江南贡院”。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它的规模和占地面积居中国各省贡院之冠,仅明清时期全国就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夜晚中看到的贡院被灯光映射得五光十色的,估计也是在原来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古时候考场的森严气场仍然肃穆。
在南京的第二天,我们游览了中山陵景区。中山陵在南京紫金山南麓,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蕴含着“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雨后的南京,天气微热,我们从“博爱”石牌坊开始缓慢的向最高处的祭堂走去,一路走过石坊、陵门、碑亭、大平台,最后来到安放着孙中山灵柩的祭堂和墓室。从下往上看,碑亭、陵门、祭堂的青色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愈发的庄重肃穆,越往上走,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情越甚。正是孙中山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的民主国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播下了民主共和的种子,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安放孙中山灵柩的墓室已经不开放了,在祭堂里围着孙中山的坐像绕行一圈,祭堂内不能拍照,在陵园的展示墙上翻拍一张。
游罢中山陵后,我们步行来到了距离中山陵不远的“美龄宫”。这是一座中西合璧式别墅,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公邸”,因为这是宋美龄向蒋介石提出要求兴建的,并且1946年后蒋介石和宋美龄常居住于此,因此大家也就称之为美龄宫。在堪称民国建筑博物馆的南京,美龄宫被司徒雷登评价为“远东第一别墅”。
我们走进这座三层楼的别墅里,参观了里面的每一个房间,也观看了一些关于蒋氏夫妇和宋氏家族的历史的展览,感叹这幢90年前的别墅之宏伟精巧以及内部各种奢华,在中国也只有蒋介石才能办到。也让我们明白了,这样的政权被中国革命的洪流所摧毁的必然性了。
据说宋美龄非常喜欢梧桐树,蒋介石就下令在南京城引进并栽种了大量的法国梧桐,美龄宫四周的道路也种上了高大的梧桐树,在夏日里这些梧桐树带来的浓荫一定让人感到非常的舒适。
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视线转为从空中向下俯瞰,立刻就会看到这些栽种在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巨大而完美的珍珠项链,而那颗珍珠就是有着绿色房顶的美龄宫。如果在秋季,变成黄色的梧桐树更加突出醒目,美不胜收。所以,人们都说这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一个大大的礼物,如此可以想象,天下的女人们该是怎样的一种羡慕。
南京的美食也很多,最有名的如盐水鸭、鸭血粉丝汤,但我们在南京城里逛来逛去,竟然没有品尝到。原以为两天的时间里总有机会品尝到的,结果还是错过了。不过,还有一种特色美食必须提一下,这就是牛肉锅贴。牛肉锅贴也是南京的名小吃,城里最有特色的应该是位于地铁3号线夫子庙站的“金同记牛羊肉馆”,这是一家老字号的清真餐馆,始创于1910年。在他家即将打烊的5分钟前我们赶到这里,点了一份牛肉锅贴和招牌粉丝汤,大个的牛肉锅贴外皮酥脆,里馅汁多鲜香,而且价格便宜,确实让人难忘。
1912街区的“红公馆”是开在原国民政府将校级军官公寓的一家中餐馆,整体风格集中的体现了民国风,餐馆的进大门处还有大幅的孙中山画像。在这里吃饭,菜品是比较精致的,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体验那种“讲究”的感觉,这也算是在南京才特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