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行走》:眺望虚空,向恐惧致敬

标签:
《云中行走》 |
分类: 【文化时评】 |
《云中行走》:眺望虚空,向恐惧致敬
文/田金双
和罗伯特·泽米基斯的《阿甘正传》和《荒岛余生》一样,《云中行走》也是一部关于梦想和勇气的励志电影。
我一直固执地觉得,人类,只要拥有梦想和勇气,永远不会倒下。如果说,《阿甘正传》中的平民阿甘式的奔跑是美国精神的话,法国钢索艺术家菲利普·帕特向这两根代表着美国精神的擎天大楼发起挑战,更像一种自我挑战。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行为艺术。所以,我们有着足够的理由向这个伟大的钢索艺术家,或者说具有艺术特质的疯子致敬!
1968年,17岁的法国人菲利普在一家牙医诊所候诊,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建造中的世贸双塔,也看到了他的梦想:这个混蛋式天才想要在世贸双塔顶楼之间架一根钢索,高空行走。影片从他的童年开始,训练,离家出走,邂逅女友,一起从法国来到纽约,一路组队,追逐梦想。
相比他片,这绝对是一部让人心惊肉跳或者说肾上腺升高的电影。至少,整个观影过程中,尤其是后半场,你的手心肯定会紧张得冒汗,发凉。至少,我本人是这样的。
问题是,菲利普·帕特来到纽约,想要在世贸大楼南北双塔之间走钢索,遭遇了一系列的怀疑、误解、受伤之后,他能否克服自己的心理压力?众目瞪瞪之下,在400多米的高空,有风吹过,白云之间,垫钢索的木块突然碎裂,前后均是美国警察的围捕,直升机在头顶盘旋,他能否在完成自己孤独的梦想?
影片中有一场夜戏,行动之前,菲利普·帕特半夜醒来,赤着脚迈过“同谋”,悄然走出房间,一个人钉死木箱,想象着在钉死自己的棺材。那一刻,负面情绪充满身体,菲利普·帕特歇斯底里地大声大叫。可以说,这种焦虑几乎令他疯狂,纵便是女友的安抚仍未奏效。最后,菲利普·帕特闯进房间对自己的“同谋”大喊“敬你们,我所有的同谋!为我的不好相处。”然后,众人醒了,集体失语。这种来自内心的黑暗和恐惧,可以说是影片中的点睛之笔。
历经波折之后,菲利普·帕特在世贸大楼南塔楼顶遇到一位“神秘访客”, 他捡起了一个短金属管,不确定要拿它做什么。双方对视良久,“神秘访客”微微颌首,转身离开。直到最后,他们之后再也没见过那个人。这也意味着,在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可控制;生命中,也有着太多的动荡和不安。所有人,都一样。
而后,用箭射鱼线时,菲利普·帕特没有摸到鱼线,只好脱光衣服,赤身裸身靠感觉寻找箭上的鱼线,最后,他爬到楼塔顶层下边缘,才发现箭非常危险地待在塔楼一角的边缘上。在走钢丝的45分钟时间里,他在钢丝上表演了行走、舞蹈、跪下敬礼,甚至躺倒在钢丝上做出瑜珈的姿势。
我不知道,他在眺望虚空时,内心是否感觉到某种禅意?但至少,在这一刻,他的内心已悄然抵达。细细历数,在整部影片里,“虚空”这个词汇不止出现过一次或两次,而是多次。甚至,在影片的最后,菲利普·帕特收了世贸大楼设计师亲手签发的永久通行证,本人还在走钢丝起点附近的一条钢梁上签了名。影片中,菲利普·帕特再次陈述说:“我会站在那里,眺望虚空,所有的感觉又回来了!”
这一刻,菲利普·帕特的语气其实和阿甘没有什么两样。他们讲述的好像是自己,又貌似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故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已过去。而留下的,除了置身事外的倾诉外,更多对生活的玩味和生命的敬意。
换言之,让人类眺望虚空,头部仰视45度角且舒服的高度,绝对不是一件轻松或简单的事。好电影,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