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路放》:“交配之旅”笑中有泪

标签:
《心花路放》宁浩徐峥黄渤 |
分类: 【文化时评】 |
《心花路放》:“交配之旅”笑中有泪
文/田金双
同为公路片,如果说韩寒的《后会无期》是“理想主义影片”的话,宁浩的《心花路放》则是“荒诞现实主义电影”。前者,让人从青春迷茫中看到希望,后者,让人从情感迷局中正视现实。同为“泡妞”类型片,如果说韩寒的《后会无期》是必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浪漫之旅的话,宁浩的《心花路放》则直接将剧情过度到一个遭遇爱情危机的中年人身上。
在《心花路放》中,徐峥和黄渤本来是一对“好基友”,因为黄渤遭遇离婚挫败伤心欲绝,制片人徐峥毅然地开着道具车和黄渤开始了全新的“交配之旅”。当然,此行的目的除了“泡妞”之外,更主要的任务是为内心伤痕累累的黄渤进行精神“疗伤”。然而,爱情岂能又是“一夜情”所能治愈的,邂逅90后网友周冬雨和东北风尘女子马苏之后,黄渤终于如梦初醒领悟到:“我之前失败的婚姻,它也是人生中的阴影。但它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至止,一切有关爱情的快或不爽,都已释怀。甚至,我觉得黄渤在影片中的遭遇,其实也是每个中年男人都有可能面临的情感危机,只不过,《心花路放》选择了用两个男人在“泡妞”中表达情感的实质。当然,面对林林总总的爱情个案,我们所在做的绝非仅仅是回避或拒绝那么简单,更应该接纳、包容、坦然面对。
就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黄渤在机场和前妻袁泉通话和黄渤醉酒的两场戏。当黄渤发现前妻袁泉准备再婚时,黄渤的神情瞬间变得黯然语言也变得喋喋不休没有逻辑可言,这个郁闷重情的男人泪飞顿作倾盆雨。而当“好基友”徐峥目睹这一切时,黄渤故意若无其事地说:“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一切都挺好的……”在影片中,黄渤总是一副“不忿”的苦瓜脸和郁闷相,每逢“艳遇”来临时,也是一幅愤青的作派,甚至在“泡妞”的过程中,也是胆小如鼠。
在整个“交配之旅”中,这个离婚的男人总畏惧新感情,害怕其他女性,很难走出人生阴影。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个彷徨的离婚男人骨子里没有爆发力。在酒店醉酒后,黄渤的情绪瞬间爆发,让东北老妹马苏和自己玩,马苏毫不客气地说:“就拿这几百块钱,你还想玩个明星啊?”黄渤则一脸醉态地淘出大把的钞票让马苏对自己说“我爱你”,在对方数次表演不合格后,黄渤则举起杯子舀了一杯洗澡水一饮而尽说“这才是爱”。之所谓,爱之深,情之切,感情对这个离婚的男人来说,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形容亦不过分。
作为“中国荒诞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公路电影”, 《心花路放》是一部具有荒诞派喜剧风格的片子。不过,整部片子并非《泰囧》那装傻、充愣、起哄、杂耍的格调,尽管徐峥嘴里也喋喋不休地吐着“天涯何处无芳草,吃颗新草不就完了”、“你现在就处在人生阴影里面,但阴影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等精辟台词,但更多“中年主义”的抒情、反省和反思,也正因之,整部片子中弥漫着浓浓的忧伤。而这种忧伤,并非是“行走在路上”或“性爱”表现方式所能解决的。甚至我觉得,该片中这种笑中有泪式的爱情反思远比冯小刚的《非诚勿扰》深刻。
凭心而论,相比宁浩此前几部影片,《心花路放》的人文价值和艺术含金量远远超出《疯狂的石头》,亦非此前的《黄金大劫案》和《无人区》所能匹敌。当然,这部《心花路放》中不乏宁浩身上的草根主义,但已完全摆脱了宁浩此前粗狂野性的风格,而在人物性格刻画、心理解读和情感把握上更细腻更到位。这也注定了该片必将成为“中国荒诞现实主义电影”中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