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可及》:谍战时期的集体性暗示

标签:
娱乐《触不可及》孙红雷桂纶镁 |
分类: 【文化时评】 |
《触不可及》:谍战时期的集体性暗示
文/田金双
身为电视剧名导,赵宝刚的处女电影《触不可及》尚未公映就初发诸多热议。有人称该影片是谍战片,有人称之爱情片。我反倒觉得,我们大可能称赵宝刚这部《触不可及》为“心理片”。
若就《触不可及》故事的发展背景和主线来说,该片是一部谍战片,然后在一系列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生死搏杀之中,整部电影通篇充溢着柔情戏,而孙红雷和桂纶镁片中“激情的探戈”更让两个人内心压抑的情感一触即发。
我想,如果故事延续着肉欲和情欲的路数发展下去,赵宝刚的《触不可及》大抵可以向李安的《色诫》在的“情色主义”靠拢。然而,赵宝刚导演并未让男女当事人的“情欲”失控地发展下去,相反恰到好处地通过几个回合的“激情的探戈”将故事重新拉回理性的轨道。当然,导演要自控,电影更在自控,绝对不能信马由缰,这也体现了一个电视剧导演对电影节奏很好的掌控能力。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纵观红尘男女所作所为,莫管爱恨情仇,哪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切皆源于“性”。同样,在更知名的瑞士心理大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无意识的原型所决定的。同样,在电影《触不可及》孙红雷饰演的高级卧底特工身上,我们能看到孙红雷社会学上“角色扮演”和“人格面具”彼此纠缠的精神焦灼:特殊的身份让性爱和情欲中体现一种本能的压抑。而这亦是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同样面临的集体精神焦虑。只不过,在导演赵宝刚的影视镜头,这一切都通过特工孙红雷的传奇的爱情际遇通过舞步和肢体接触得以释放。
在影片中,孙红雷和桂纶镁多次大跳探戈,用交融的跳舞将彼此心意交付,大胆直白的表现方式是国产片里从未有过的尝试,美艳却不露骨的舞蹈让这爱情美丽而梦幻。有趣的是,在孙红雷和桂纶镁第二次相遇时,两人火热地辣舞,孙红雷的动作大胆而直白,眼神中充满着野兽般的情欲,而后,肢体动作立刻恢复常态,这也隐喻着因为特殊身份,其意欲用“角色扮演”掩饰自己的人格面具。在此过程中,尽管欲火焚身,但当事人“理性之爱”暂时还是战胜了“性的本能”。
在整部影片中,如是的“探戈之爱”反复上演无数次,只不过,相比各个舞蹈桥段。女当事人对男人的爱越来越依恋,越来越单纯,越来越直接,而男当事人内心则慢慢趋于理性和平静。这也注定了,尽管两个人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但源男主人公的特殊身份,尽管两个人爱意绵绵,但注定无法一生终老。事实也正是如此,有时候,明明两个人相爱,但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总是触不可及。
更虐心的是,几十年后,结束了几十年飘泊之后,男主人公重回故里,静静地站在旷野里轻柔地跳起了探戈,一幕幕昔日爱的镜头一一瞬间从内心滑过,让人体验到一种忧伤之美。有时候,爱情往往如此,其实就在身边,却总是触不可及。当然,这部影片中不无电视剧风格,这也是赵宝刚导演继多年的爱情剧之后,以谍战之名向爱情敬礼的“心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