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ell 022
近日,
MAXELL“惊音无敌”校园创意音乐大赛主办方之一的小熊在线邀请众多音乐人、娱乐媒体记者等音乐界的同仁,共同探讨了本次大赛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对校园音乐的一些不同的观点。在本次座谈会上,各位音乐界娱乐界的专业人士就校园音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著名娱乐策划人田金双表示:在以注重音乐实力为前提依据下,还是应该对校园歌手进行包装,但是对于包装的定义,田金双有着特殊的看法。

在田金双看来,对于明星的包装主要是因人而异,而校园歌手并不能等同于明星,至少校园原创音乐大赛是与时下形成风潮的各类娱乐选秀存在很大的差异的,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校园音乐大赛不是泛娱乐化的产物,(泛娱乐化,撇开社会文化心理原因,更多的是现代技术方式和商业利益,共同导演的一场虚幻的游戏。)并非是由商业利益驱使下的,而是一种校园纯净的音乐力量。因此,包装不能等同于商业炒作,对于校园音乐来说,包装是需要的,而包装并非为了炒作。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来考虑他的包装策略,并不是像娱乐选秀活动那样,千篇一律的包装模式。所以说,娱乐策划更多的体现的是一个创意性的思维,而包装也是为了整体的推广而提出的个性化思路。

校园原创音乐一直以其纯朴的风格打动着每一个关注它的人,而到底校园音乐该不该进行商业包装?会不会因为商业包装而变成又一个媒体炒作的选秀活动,专家的看法还是呈多样性的。滚石唱片音乐总监涂惠沅认为选秀活动对音乐发展并没有帮助,然而原创音乐的潜力更大,特别是组合这种形式更能体现音乐的多元性。选秀活动更倾向于商业炒作,包装造星,而本次校园大赛是为了发掘校园音乐的潜力,因此对于包装持一种观望的态度。而反观音乐活动推广中的重要环节媒体,普遍认为校园原创音乐需要挖掘一个亮点,需要炒作娱乐的元素,就必然离不开包装。因此他们成了包装的坚定支持者。相比较而言,活动的主办方对于校园音乐包装的话题倒是有很深的见解,他们认为,不采用固有的思路,强调个性化个体包装,具体形式,体现在对参赛选手的台风,音乐表现力等等的进行相关的培训,指导等等。
看来,校园音乐的持续发展还是离不开包装的,包装有利于校园音乐的健康成长,其扶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音乐实力,功底是前提,只有做好了这个,才有谈包装的必要。与会者认为,无论包装如何,现今影响如何,坚持下去才是主办方应该做的,只有坚持将活动做下去,时间久了自然会产生影响,会对校园音乐给与推动,自然会看到校园音乐开花结果的那一天。(转自2007惊音无敌)
“星攻略”艺人管理培训班
其他文章:
田金双谈娱乐策划人是如何捧红艺人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