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健:好莱坞背后的沉淀与积累
文/田金双
从香港到美国好莱坞到北京之旅
田金双:你自1985年出道以来共拍过100多部影视剧,但在公众眼里,你却一直比较低调。
周文健:我1985年开始发展电影事业,这些年拍摄过100多部电影及电视剧:包括《僵尸大时代》、《九星报喜》、《猛龙过港》、《孟波》、《月黑风高》、《特警急先锋》、《逃学威龙2 》、《恋爱的天空 》、《借钱专家》、《他来自天堂》、《上海之恋》、《危险旅程》等作品。此外,我还自编自导自演过电影《孟波》 和《猛龙过港》,大家肯定是熟悉我的样子,但我个人更注重角色的可塑性,及导演和演员的合作,艺人嘛还是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嘛。
田金双:看来你是一个演戏高调,出名比较低调的艺人,此前你一直在美国好莱坞发展,直到今年才签约英皇(中国),谈谈你的好莱坞之旅吧?
周文健:1999 年,我参与拍摄吴宇森和张家振的电影《Mint Condition》的时候,与好莱坞五大经济公司之一“Endeavor”签约,成为他们公司的第一个中国人。之后我参与拍摄了由徐克导演的《Era of Vampires》,曹桂林的《危险旅程》,和独立制作的影片 《Kungphooey》 并赢得了Houston电影节的最佳喜剧影片奖。
田金双:我们知道对于想到好莱坞发展的外国演员来说,语言是他们起步的最大障碍,你是怎么克服的?
周文健:我其实是北京出生的,4岁去香港。9岁时随家人移居加拿大,所以英文肯定没问题了。这次的合作也是全英文对白。
田金双:在好莱坞打拼,你的最大压力是什么?你为何会考虑到中国内地发展?
周文健:在好莱坞我要和白种人竞争、和黑人竞争、和其他亚洲人竞争。以前在香港,我只需和自己竞争。所以我给了自己3年的时间,结果后来独立制作一部《Kungphooey》,饰演主角Kungphooey,并赢得了美国Houston电影节的最佳喜剧影片奖。
即使如此,我内心仍感觉疲惫,所以我开始考虑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了。现在中国马上就迎来奥运会,作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地的中国北京一定会有许多的机遇,因此我投身内地。我也希望把自己在香港十几年和美国好莱坞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及经验带到内地, 也许,这对中国的电影会有所帮助。
从《龙小子·丹尼》到《马可·波罗》
田金双:与好莱坞五大经济公司之一“Endeavor”你一共参演两部大剧,一部是刚刚拍摄的《龙小子·丹尼》,另一部是即将开拍的《马可·波罗》,说说你的感受?
周文健:此次和大卫·卡拉丁合作《龙小子·丹尼》,我扮演的角色是一位宦官,也就是“大内总管”。我的角色是公主的保护者,事实上比皇帝更关注公主,好像他的父亲。《龙小子·丹尼》是一部投资不大的数字电影,即便如此所有的演员都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埋位’,无论制景还是服装都非常精细,毕竟对于我们而言哪怕C级投资的好莱坞电影也足够拍摄两部不错的港片了。
我在近期接下一部HALLMARK的电影《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中,我还扮演一个宦官,是一个好人。因为《马可·波罗》投资规模相对比较大,内容也更正剧,由于是纯粹的海外制片,所以将看到“元朝”帝王用英文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通话的场面。
当初,我在参演《龙小子·丹尼》时,就有个导演聊到《马可·波罗》,其实这部剧供我选择的角色共有3个角色,一个是马可波罗的仆人,戏份比较多,还有一个是个反面大配角,最后我还是选择出演的一个太监。在我眼里,这个太监的地位相当于古代一个夜总会的经理,自我发挥的空间更大。
周文健:和大卫·卡拉丁合作我也收获很多,我小时候看他演的《功夫》,但并不是很了解他的演技,这次和他近距离接触之后,才发现其实他这个人很随和,演技非常棒。我们这次合作很开心,拍摄《龙小子·丹尼》最后一天时,他特地对我说:“我觉得你的演技很好,我相信以后你以后会成为一个更好的演员。”
田金双:在出演《龙小子·丹尼》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请谈谈有趣的细节?
周文健:我在《龙小子·丹尼》剧组的最后一天,有个插曲很有意思,那天恰好拍最后一场戏。戏里有两个小角色,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那种,饰演的好像是街边小混混之流的形象,但有趣的是,他们的对白居然是纽约英语的口音,特别搞笑。
待续见《和好莱坞明星周文健一起调侃电影(下)》网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