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钦二帝也能做广告

(2006-06-05 23:28:27)
分类: 【娱乐心理咨询师】

徽钦二帝也能做广告

 

        如今,各省纷纷利用声视媒体加大宣传,大搞形象工程。酒香也怕巷子深(毕竟山西杏花村酒也须古代诗人免费给其做广告),所以,各省市莫不如此,中国莫不如此(如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世界莫不如此。

        在各省市的形象工程中,打头阵的先锋应该首推各省市夸奖家乡的赞歌。譬如,许多年前,山东的汉子们就曾这样歌颂过家乡《谁不说俺家乡好》,山西人也当仁不让,唱出一首《人说山西好风光》,新疆人也不甘示弱,一边跳起火辣辣的新疆舞,一边吃着世界上最好的羊肉串和吐鲁番的葡萄,唱起了《我们新疆好地方》,蒙古族人民也在大草原上,声音忧郁地拉着马头琴唱出家乡的赞歌《阿鲁科尔沁》,而东北的1亿人民呢?除了《松花江上》好像就没什么歌曲了。如你所知,这首歌是描写几十年前的莘莘学子们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黑龙江人抗日救亡的,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各省人民(各族人民)像吃了摇头丸一样,拼命地往自己家乡的脸上贴金,可是东北三省的动静好像并不大?

        这又怪谁?依我看,第一要怪东北人不善于推销自己,第二要只能怪南方人(山海关以南)不了解大东北(这条理由的前提是中原地区人民不了解北方的生活习俗)。其实,我还真没白话,以上这番“高论”,是我在一条关于北宋徽钦二帝的报道得出来的。

        日前,南方某媒体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坐井观天”有新说 坐的“井”原是半地下室》: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北宋徽钦二帝被金人囚禁在一口枯井里,并有了“坐井观天”这个典故。而专家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当年二帝是被关在“地窨子”里。日前,徵钦二帝当年被囚禁地——黑龙江省依兰县,将“靖康之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成微缩景观,搬进了博物馆。而该微缩景观正是依据专家的“地窨子”新说建制的。

  在依兰县博物馆内展出的“徽钦二帝坐井观天下”微缩景观,包括徽钦二帝和一个仆人,按一比一的比例制成,再现了二帝当年被囚禁时的生活场景。据依兰县博物馆王建军馆长介绍,当年北宋两个皇帝被金人关押在金国的胡里改路,即现在的依兰县。对传说中二帝“坐井关天”的说法,学术上一直有质疑。据专家考证,当年关押二帝的地方实际上是半地下室,俗称“地窨子”。

        看到这则报道,我既感到新奇又感到好笑。如今,1000多年来,中原人竟然不知关东地区还在这种半穴式的地窨子,还将其称为半地下室(这样解释并没过错),此外,几个世纪过去了,南方人竟然这种“半地下室”内有火炕。而且还需专家们经过一番折腾才得出“新发现”——噢,原来,几千来正史所记载的“井”,竟然半地下室,东北所特有的地窨子呀,呵呵(估计可能是干笑)!

        接下来,我就只能无可奈何地说上一句:其实这完全不能怪南方人,要怪只能怪自金代以后,东北人不会推销自己,不像南方人那样能显白(东北方言,夸奖、显示自己)。

        想当年,在依兰居住的黑水女真完颜部,举族南迁到阿城(呵呵,我曾在那疙瘩上过大学)海沟水一带并逐渐强大,于12世纪初相继灭掉了辽和北宋,1130年将辽国天祚帝、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宋钦宗押至五国头城(今依兰)扣为人质。1000年前,除了金朝首都上京会宁府和龙朱府墙高坊齐车马喧外,其他地方均是地穴居或半穴居,而目光短浅的宋徽宗、宗钦宗和同时被捉的秦桧等人,以前根本没见过这种半穴式的地窨子,自然将其想当然地当作南方的枯井,而他们心中的皇帝老子,自然是任金人宰割的井底之蛙。

        北方人大都知道,几千年前,关外地区地处寒冷,在关东人特有的冰雪建筑中,大多数人的居所是地窨子、马架子和窝棚。那么地窨子是如何构筑的呢?所谓地窨子就是掘地为坑,上架13根椽子为梁,辅上茅草,压上厚土,即成楔房盖,朝阳开门,里面都搭火炕(烟囱设在外面),同时设有小窗,以透阳光,这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种较为暖和的房舍。

        对睡惯了龙床的徽钦二帝来说,住在这种地方,即使有火炕的话,心情难免也不会太好,于是在一个寒冷的午夜,多愁善感的徽帝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怅望天南无雁飞。事实上,赵构这厮对父亲的境遇也挺伤心,因此他在金虏南侵前夕,听到老爹这首以血泪写成的亡国之词,伤心欲绝。但伤心归伤心,老爹和哥哥回来后,自己往哪儿撂。于是这厮心一横,通过操纵主和派秦桧这个“泥娃娃”害死了想一雪“靖康之耻”,“直捣黄龙府”,收复中原,迎徽钦二帝回归忠臣岳飞。

        结果这厮稳稳当当地登坐上了龙椅,而老爹和同胞兄弟却客死他乡。徽宗只活了5年就在金代的五国城病死,而大哥钦宗在金国被囚禁了26年后,被金人打扮成“人鹿”后,在“狩猎”中被群马踩死(辽天祚帝因长期生活在北方,身体倍儿棒,在混战中夺马外逃,不幸被乱箭串身)。

       (金建会宁府为上京,“初无城郭,星散而居,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寨”,当尚为部落帐幕时期。及“升皇帝寨为会宁府,城邑宫室,无异于中原州县廨宇。制度极草创,居民往来,车马杂遝,……略无禁制。……春击土牛,父老士庶皆聚观于殿侧”。至熙宗皇统六年(公元1146),始设五路工匠,撤而新之,规模虽仿汴京,然仅得十之二三而已。宣和六年(公元1124),宋使贺金太宗登位时,所见之上京,则“去北庭十里,一望平原旷野间,有居民千余家,近阙北有阜园,绕三数顷,高丈余,云皇城也......”殿宇绕壁尽置火炕,平居无事则锁之,或时开钥,则与臣下坐于炕,后妃躬侍饮。

  金初部落色彩浓厚,汉化成分甚微,破辽之时劫夺俘虏;徙辽豪族子女部曲人民,又括其金帛牧马,分赐将帅诸军。燕京经此洗劫,仅余空城。既破坏辽之建设,更进而滋扰宋土,初索岁币银绢,以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归宋。既盟复悔。乃破太原真定,兵临汴京城下,掳徽钦二帝北去。所经城邑荡毁,老幼流离鲜能恢复。至征江淮诸州,焚毁屠城,所为愈酷。终金太宗之世,上京会宁草创,宫室简陋,未曾着意土木之事,首都若此,他可想见。   《五代·宋·辽·金》中的“金之都市宫殿佛寺”一节  梁思成著)

        我认为,在活捉徽钦二帝后,大金国委实失去了一个推销自己的机会。在南人的眼里,北方人(尤其是身处关外地区关东人)历来是北方蛮夷,大金国当时为何不派特使给南宋下书一封:“为了两国的睦邻友好,我国特地为贵国徽钦二帝营造一所暖居,内置火炕,冬暖夏凉,稍安勿燥。此致 敬礼 大金国陆国总司令金太宗敬上”,这样一来,关东人在自以为是的南方人眼里岂不是既豪爽,具有天子的气度,又深晓礼义。

        不过,错过了也就错过了,管它呢!古人有云:“亡羊补牢,未为迟矣”,虽然当年徽钦二帝所住的地窨子只剩下几截断壁,除了一棵当年的参天古树外,附近的土地都已盖起了蔬菜大棚,但借助徽钦二帝昔日的名望,东北完全可以将五国头城所在地的依兰县建成历史旅游景点。更何况,除了“坐井观天”旧址之外,依兰县城还具有被人津津乐道的古迹五岳庙、慈云寺和上坡容易下坡难,水往高处流的东山怪坡(距“坐井观天”处仅3公里,类似沈阳怪坡),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除此之外,传说当年徽钦二帝被流放到依兰时,尽管他们也自备了一个御厨,但当地金人根本不让南宋的御亲自下厨,因此金人端给他们的肉往往都是半生不熟的,两位皇帝老爷吃了布满血丝的牛羊肉往往上吐下泻。后来,陪伴二帝的御厨先生看二位老大实在吃不消了,只好以加热为名,冒死在桌子上另加铜锅,把那些半生不熟的野味再煮一遍。后来,近千年过去了,徽钦二帝化为历史的烟尘,而这种吃法却流传下来,反而成了如今依兰这个小县城所有特色的火锅。所以,对此,我的建议是,该地完全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注册,将其打造成东北的特产品牌——“坐井观天”牌火锅。这样一来,保证倍儿火。

        如今是一个商业时代和市场营销时代,东北三省再固步自封,遵循着酒香不怕巷深的原则,远远是不够的。因此,东北依靠徽钦二帝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死品牌,让其“活”起来,完全能树立起当地的全新形象,通过“死”品牌,营造新形象,凭借依靠死人的威名,通过媒体爆炒,完全能达到名利双收,提高当地经济,造福子孙后世。再者说了,徽钦二帝仙逝近千年了(尽管是不得好死),生前除了琴棋书画外,也没做出什么政绩。但徽钦二帝这两个义务推销员,既不领咱东北人的工资,又毫无怨言,依我看,还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