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大师说:“在有贴目的条件下,对角型的布局,不该是黑方的期望”。
 
 
中国古代的“座子棋”,就是“对角型”的形态之一。从宏观上看,对角型的布局,是在割断了对方棋子间联系的同时,也割断了自己两个角上棋子的联系。从理论上说,黑方欲使先行一步的优势达到最大化,除了“多下一步棋或先下一步棋”的独立优势之外,还必须从这多出来的(比白方多)子力配合机会中,挖掘有效配合所产生的效率。由于黑方要还贴子(“贴目”)故几乎可说,黑方对“配合”的需要,比白方更强烈。假如,盘上有无数个等值的苹果和梨,黑方白方轮流取,也许,黑方能取到最后一个(但是还贴子一个,和棋),也许,白方能取到最后一个(收贴子后,白胜一个)。所以,先动手取的黑方,必须考虑嫁接苹果和梨(多一次嫁接的机会),以谋求最大利益(这不是一个非常恰当的示意)。
 
 
所以,对角型的布局,“不该是黑方的期望”。
 
 
(当然,对角型的布局,利于割据而战。古棋“座子棋”中,几无“和平谱”,“对角型”,便是原因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