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爱玲是好老师

(2024-03-15 10:32:58)
             高铁上重读“今生今世”,看过多遍的书,去江浙总喜欢带上它。胡兰成的书,很多人认为上不了正席,我却喜欢。单从文字的灵动和悟性,已胜过许多。读到“民国女子”那一节,是写张爱玲的。在张爱玲面前,胡兰成了小学生,不过,他的确是懂张爱玲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这次翻看,倒又看到一个新的视角,张爱玲如果当老师,她会是个好老师。学得活,不拘泥,不固守,有一种化境。如果不懂延伸,一味接受,知识也容易是魔障。联想到现代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但能否消化吸收反问,变成自己的思想,这是值得深思的事。不然,知道那么多,又有何用呢?说她是民国临水照花人,胡兰成是懂的。
            胡兰成第一次识张爱玲 是因为那篇”封锁”,才看得一两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读完一遍又一遍,让人家也看完,人家赞好,他还于心不足。“封锁”是极好的短篇,我个人极喜欢,人性毕现,天才之作。会写小说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作家,真正称得上创作,随笔什么的如终只是小菜,不好称作家的。
            胡兰成说,张爱玲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慈悲布施全无,她的世界是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委曲的。从这一点讲,张爱玲倒是难得的真实。世上又有多少虚伪的善,不少的善是难掩的虚荣,并不发自内心。胡兰成说,张爱玲教了他没有禁忌:天下人不死于殉恶 ,却死于殉善,怎样善的东西若是带上了魔魇禁忌,它便不好了。
            胡兰成说自己受过思想训练的人,凡事皆要在理论通过了才能承认,给张爱玲看论文,她却说这样体系严密,不如解散的好。他按张的意思解散了文体,豁然开朗,“驱使万物,原来不如让万物解甲归田,一路有言笑”。他写“我且又被名词术语禁制住,有钱有势我不怕,但对公定的学术界权威我胆怯,一次我竟敢说红楼梦、西游记胜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或歌德的浮士德,爱玲却平然答道,当然是红楼梦、西游记好。” 张爱玲评一个东西没有斩钉截铁,没有现代人的偏激,只是一种淡,一种自己的笃定,毫不受人影响。这个今天看看是非常了不起的。 现在的人,很容易相信,也很容易不信,却很难有自己的想法,细想有一种可怕,到底自己是怎么想的?思想不是自己的吗?
             张爱玲某些时候可以是胡兰成的老师。 胡兰成称他们在一起时,自己像生手拉胡琴,辛苦吃力,仍道不着正眼字。”我的囿于定型的东西,她给我的新鲜惊诧却尚在确定是非之先……爱玲说话,每每当下我不以为然,等到后来识得了才欢喜佩服。“
             看金瓶梅,宋蕙莲的衣裙张爱玲都留心到,对禁书也无大惊小怪。她爱看小报,小报上妙语往往亦是可怜语,无论看什么,她仍只是她自己。对于好的东西,她可以做到不沾身,她可以与金瓶梅里的潘金莲、李瓶儿知心,但是绝不同情她们,也可以与红楼梦里林黛玉,薛宝钗,凤姐,赵姨娘知心,但不想拿她们来比自己。即使对方高高在上,她亦能在小地方看得清清楚楚,胡兰成在书里写:常人之情,往往姑息君子,不姑息小人,对东西亦如此,可从来悲剧都由好人作成,许多好东西亦只见其纷纷毁灭,因为那样的好原来有限,是带疾的,其实不可原谅的还是不应当原谅。爱玲对好人好东西非常苛刻,对小人与普通东西,亦不过这点严格,真是平等。
            这一点如今读来也很有感慨,我们对事物总习惯仰视或损贬,缺少平视,平视需要胸襟和境界。知识分子共有的通病,反照见袍子里的小了。从这一点,张爱玲是高贵的。
            张爱玲小时候写摩登红楼梦,订成上下两册手抄本,她写秦钟与智能儿坐火车私奔杭州,自由恋爱结了婚,但经济困难,又气又伤心。贾母带宝玉众姐妹看水上运动会,吃冰淇淋……真正可以把事物解散了来写,书读通了百无禁忌。胡兰成初看时一惊,“怎么可以这样煞风景,但她写得来真有理性的清洁。”
            书中胡兰成提到,”我因听别人说学生时代最幸福,也问爱玲,她却很不喜学校生活,我又以为童年必要怀恋,她亦不怀恋,在人是理所当然的,她亦一概无情”;他与爱玲闲话所识的几个文化人,爱玲一眼就看出那人不干净又不聪明。张爱玲在用钱方面,又节俭又慷慨,有一种理直气壮,无论慷慨还是节俭,皆丝毫不夸张。一次说起朋友家,那么多值钱的东西,都其气不扬,没有喜意。看过后,宁可不要富贵了。邻人是德国人,悭吝得叫人好笑,她笑言西洋人都是悭吝的,他们虽会投资建大工程,又肯出钱办慈善,到底亦不懂得一种德性叫慷慨。 
            胡兰成讲有一次自己买了贝多芬唱片,一听不喜,“但贝多芬是乐圣,必是我不行,我就天天刻苦听,努力要听懂为止,张是九岁学钢琴到十五岁,我正待得意,她却说不喜钢琴。交响乐太过宏大。”胡兰成说年轻时不屑京戏,绍兴戏,爱玲指点,才晓得好,大学里说,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他遇到张爱玲后,才有了自己。
            爱玲现代西洋文学读得多,她每每讲,好像“十八只抽屉”,讲萧伯纳,劳伦斯,讲完,说他们的好到底有限,她一点不觉得胡兰成英文不好有何不足,她自怀对西洋古典没有兴趣,莎士比亚,歌德,雨果都不爱,西洋凡隆重的的东西,壁画交响乐,革命或世界大战,她都觉使人吃力,其实并不好。她只喜欢现代西洋平民精神。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人家读得感动的地方她全不感动,反是在没有故事的地方看出几节描写得好,胡兰成写张爱玲不会被哄了去陪人歌哭,因为她的感情清到即是理性,她不随便同情人,从某个意义上,人人都有可怜之处,谁也不例外,不了解何来的同情。
            胡兰成聊自己:“小时看花是花,看水是水,人与物清洁到情意亦理性,大起来受西洋精神对文明的冲击,坚起心思,要学好向上,听信理论,造作感情以求与之结合,反为弄得一身病,红楼梦里贾宝玉病重,和尚看玉色暗漠浑浊,不觉长叹一声:青梗峰下,别来十五年,竟如此为贪嗔爱痴所困,你那本性光明何在。”读到这一节,他不禁掩泣。胡兰成说,在爱玲那里,重新看到自己与天地万物,现代中国与西洋可以只是一个海晏河清,张爱玲理性,完全是数学的,有一种数学的理直、无限,他反观自己不准确的地方是夸张,准确的地方又贫薄不足。
            有时,老师或高人不过是提供一个看事情的视角,并不是要教什么。固化的东西按部就班的传授意义其实不大。从这一点看,张爱玲是好老师,比现在很多一本正经的振振有辞强过太多。
             胡兰成讲,从来不见张爱玲买书,亦不堆书,拿了诗经,乐府,浮士绘,塞尚的画给她看,她看了,喜欢却不要。喜欢的东西也不必占有。 一个人诚了意未必聪明,要聪明了然后才能意诚。知尚在意之先,格物才能格知。格物是天机。
            书里写到多个细节他们在一起看书,讲闲话。很喜欢读这些闲话,无心之教,无心之读,才开启智慧。
            他们并坐看一本书,书里的字句像街上的行人只和张爱玲打招呼,读诗经,“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张说,啊,真真是大旱年岁。诗经里“既见君子,邂逅相见”,她很高兴,说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读子夜歌,欢从何处来,端然有忧色。她说,“”这端然二字真好,她亦真爱他”;读汉乐府,“”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她笑,是上海话里眼睛描发描发。一两句,胡兰成常常受到震动:我以为我懂了,其实未必懂得其中的好。
            她道,金瓶梅里孟玉楼,行走时香风细细,坐下时淹然百媚。胡兰成说“淹然”二字好,张爱玲讲如何好:有人虽遇见怎样的好东西亦滴水不入,有人却像丝棉蘸着了胭脂,即刻渗得一塌糊涂。张爱玲解读得往往比原文好。胡兰成又让她讲,他们俩在一起的情境,她道,你像一只小鹿在溪里吃水。她还说还没有何种感觉或意态形致,是她所不能描写的,惟要存在心里过一过,总可以说得明白,她是使万物自语,恰如将军的战马识得吉凶。
           胡兰成讲苏青的脸美,她道,苏青的美是一个俊字,有人说她世俗,其实她俊俏,她的世俗也好,她的脸好像喜事人家新蒸的雪白馒头,上面点有胭脂。 
            西洋画册,拉斐尔与达文西的作品她只是翻过,倒是塞尚画里有好几幅,画里的人小奸小坏使她笑,她自己就爱描写小奸小坏的市民。
            胡兰成讲张爱玲不看理论书,不喜历史,写衣裳,只是衣,全不用环境时代来说明,在她这里,知识只是与世人万物的肝胆照心。民国的临水照花人,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只觉她什么都懂,世事却经历很少,但这个时代的一切自会前来与她肝胆相照。好像她与窗外的世界相望相知,叫一声全会来到房间里。
   ……
           一 路读,换个视角看,看得开心,也很有心得。张爱玲应该是个好老师,宛如听到题外之音,春水流淌。  
          火车经过六安站,六安,张爱玲的“半生缘”里反复提到过,那是曼桢的老家,出茶叶的地方。六安瓜片是一种绿茶。“半生缘“是张爱玲的早期作品,也极好的,爱情反倒不是主要的,人世变迁,回不去了倒是历历在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