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火车的咖啡
上个月,清晨等火车时,在麦当劳的专门咖啡档口买了杯黑咖、一块柠檬拉明顿,咖啡好喝得意外。等火车的咖啡,让这个清晨镶上了金边。看来来往往的旅人,咖啡又多了一层滋味。
隐身的串门儿
读红楼梦,重读到八十回,慢慢看到一种颓势,山雨欲来的感觉。有人说,前四十回,元气最足,想想,大概还是兴旺时给人的感觉吧,有一种生机。情境不同,感受天壤之别。红楼梦,是耐读的。我现在读红楼梦,就像到通晓世事的人家里串个门,坐坐,喝杯茶,看看各色人物穿梭流连,可爱又可怜,每个人都是如此。是这样想的,这个世间,一流的人很难遇见,那么,读一流的书还是可以的,杨绛先生说读书如同“隐身的串门儿”,心有戚戚,就是到世事通达的高人家里坐坐,平心静气,好的坏的都看看听听,世事不过如此。
心静是很好的事
湖边,看到夏天的第一朵白荷。随身带了原田泰治的画书,搭配夏天午后刚刚好。坐户外,心很静。平凡如我,心浮气燥的时候也是有的,有对比,才知道心静是多好的事。
耳边鸟鸣、蝉鸣,此起彼伏,细听,如天籁。
抬头看到的画面:两只鸟,一只静静呆在树上,一只在草丛里觅食,寻到一点,就上去嘴对嘴地喂,看了好一会儿。两情相悦,自然而然,有一种大宁静,如同“诗经”,自有一种清洁无概念。
这个午后,再看原田泰治,心里有感动,读画,目光长久地停留,看到了第一遍不曾留意的细节。他画中的夏天,睡莲、乡村、田埂、孩子们,孩子们都在田野,孩童时期应该在田野的,那些自由自在的日子才是孩子们一生的滋养源……看得出来,画画的人心是静的,褪去了火气。这种静也是滋养人的。
抬头望一池荷,荷与我相对,鸟鸣不止。一切与我无关,也与我相关。
提气
找裁缝改了一件黑裙,几年前做的,穿在身上感觉哪里不对,一直没怎么穿。其实面料很舒服,不想浪费,还是拿去改改。裁缝一看,感觉是袖子问题,中袖的比例不对,袖口缝边过长。剪掉一段,重新包边。其他的,不好改了。一上身,果然像一股气提起来了。不懂专业,只是凭直觉。领口也做得不太好,改动太麻烦了,系一条小丝巾,嗯,不浪费衣物,有创意终是开心的事。穿衣的原则是,面料稍好些,款式尽量简洁,色彩黑白灰咖为主。
持续
桅子花快过季了,去妈家,妈从冰箱里拿出一包桅子花,让我带去。告知,每次拿两朵放出来,其他的放冰箱里,保存时间长,不然,很快枯萎。回去,每天拿出两朵,放瓷碗,有持续的香气。
古铜色的妇人
前两个月,难得逛衣店,遇一位穿古铜色系的老妇,衣品不错,深古铜色亚麻开襟及膝衬衣,外搭米色麻背心,浅麻色小腿裤,皮肤极好,也极自信,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真是自带气场的,对自己有信心是否也是一种气场?身边的女儿陪着,姑娘穿着也讲究,无袖肉粉色毛衫,系丝巾,裙裤,盘发,干净利索,不怎么说话。倒是老母亲不停地说,还是姑娘好,自己享姑娘的福。对这个老妇印象深,有精气神,到老活得体面,也是至福吧。
遇一位中年女人,问我身上的衣服裤子哪里买的。那天我穿的黑丝麻裤,七八年前在胭脂路扯布做的,小萝卜裤型,略宽松,很好搭;铅灰色堆领中袖衫,外搭褶皱麻背心。我说都是旧衣,麻背心是一件布头做的,自己想的样子,一块布,剪两个洞,当时裁缝也觉得样子简单,还照着做了一件自己穿。背心漂亮又实用。
有时是这样的,你觉得别人穿得好看,别人看你,也是一样的。审美,是一种社会行为。它激发着彼此。它不是标价、名牌,它是与个人品味相关的。普通衣物,略加搭配,也是一种个人审美。
衣,能激起热情。喜欢看到好的搭配,无关胖瘦高低贵贱,谐调适宜就美。那天我买了一只麻色布包,是自己一直想买的样子,有过一只烟灰色布包,用了好几年,想买一只麻色的夏天用,偶然遇见,过程已大过物品本身。
想起多年前开在武汉的一家唱片店,那家店的老板说,每个周末会举行唱片会,冬天烧一盆炭火,附近的老师、音乐爱好者边听唱片边交流,那是多年前的事了。现在这些有趣的氛围已消失不见。人们已适应了线上的生活。那些线下的交流,空气,温度,人与人之间的碰撞,激发一一消失。
加载中,请稍候......